恒指周一突破萬三點,周二隨即大跌,走勢相當飄忽,但以宏觀形勢發展,以乎已有了一個較明確的方向,可惜結論是短期應該持續向下,上回低位12400失守的機會應該頗大。
國企股已經跌至不成股形,除了電機股份類似工業股,應該仍是不俗選擇之外,原材料股份不宜逆市硬接,今次未必可保持一浪高於一浪的走勢。
原本國內抽緊銀根,影響不至太大,但現在其他金融市場的走勢也不利,雪上加霜之後,已不敢太過樂觀,可以再次快速化險為夷。近期美國債券跌勢甚急,反映加息預期甚殷,因此關係,美元呈現強勢,令原材料價格既要面對調控,又要受制強勢美元,下調空間應該不少。
國企股向淡,另一類值得特別小心的股份類別是地產股。多次指出美元當日弱勢是令香港資產升值的主要原因,現在美元轉強,又有加息期望,自然是應該依照同一理論,估計股份轉向下走。
當然可以堅持物業市場仍然不錯,但這個市場走勢一向滯後,股市走勢永遠會走在物業之先,因為物業市場的交投效率不夠好,價格未能快速反映市場預期,所以物業市道其實不算是地產股太好的指標。
地產股在現水平,相比大市仍算是拋離甚遠,更加要小心,一旦真的由跑贏大市變成主要弱勢股,殺傷力可以甚大。
今次轉軚,似乎一下子變得頗為悲觀,但幾個金融市場都有轉勢的迹象,因此不宜掉以輕心,真的不敢再以大型上落市視之,而是應該持續一段日子的跌市。
不過也不用一面倒悲觀,筆者也沒有打算一下子一籃子傾銷大平賣。原材料價格在調控及美元強勁下,有回軟的壓力,對去年至今邊際利潤受壓的工業股便是好事,何況美國有些通脹的現象,議價能力也不至太差。
筆者策略已買定離手,但有閒錢的讀者,大可謀定而後動,因為工業股形勢轉佳,一般人卻會依據股市整體氣氛行事,國企股大跌殺傷力甚巨,藍籌也可能縛死一大堆投資者,有能力出擊的人不會太多,工業股縱使重新振作,不會是一時三刻內發生的事情。
黃國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