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道】美國消費物價連升4個月,撇除食品及能源後的核心指數更於上月錄得逾兩年來最大升幅,數據令市場更加相信聯邦儲備局將在今年內加息,甚至提前採取行動。
美國消費物價指數在2月份上升0.3%後,上月升幅加快至0.5%;上月核心消費物價指數升0.4%,是2001年11月以來最大升幅,與去年同月相比升1.6%。分析員原先預測,上月消費物價指數及核心數字分別升0.3%和0.2%。
上月份核心消費物價急升,主要受衣服價格及外宿費用(如酒店)顯著上升帶動。上月衣服價格升0.9%,是接近5年來最大升幅;而外宿費用升3.8%。
能源價格在2月升1.7%後,上月再升1.9%;汽油價格升5.5%,升幅比2月的2.5%高逾一倍;食品價格升0.2%,幅度與前月一樣。
分析員表示,上月份消費物價急升,加上同月零售額勝預期,加深市場揣測聯儲局將在今年內加息。有分析員估計,聯儲局最早會在8月有行動。
德國、法國與意大利3個歐元區最大經濟體系上月消費物價亦上升,升幅分別為0.5%、0.4%和1.1%,主要受能源及煙草價格上升影響,反映歐元回落可能會導致區內通脹在未來數月加劇。
日本央行政策委員會在3月15及16日的會議紀錄顯示,該行認為全球商品價格雖然持續漲高,但日本的消費物價短期內仍不會止跌回升。
另外,美國2月份貿易赤字由1月的紀錄高峯收窄,因美元疲弱令美國出口創新高,但分析員警告,美國貿赤在數季後才會明顯改善。
受惠於工業用品、汽車及相關零件出口增加,美國2月份貿赤縮窄到420.9億美元(約3283.02億港元),細過市場預期的425億美元;但1月貿赤由原來的430.6億美元,修訂為434.6億美元。
美國2月份出口貨值升4%,至923.7億美元的紀錄高峯,升幅是逾7年來最大;2月份進口貨值亦創新高,達1344.5億美元,升1.6%。
分析員說,由於美國經濟好轉令進口增加,加上弱美元推高進口油價,美國貿赤可能在數季後才持續改善。
美國2月份對中國貿赤收窄27.8%,至82.81億美元;對日本貿赤則擴大15.2%,至60.52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