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盛頓時報
美國副總統切尼這星期的亞洲之旅,受三名日本人在巴格達以西的費盧杰被擄的事蒙上陰影。綁匪宣稱目的是威脅日本在伊拉克撤走一千一百名士兵。日本首相小泉純一郎保持強硬,值得稱讚。他首先拒絕撤兵,然後重申支持布殊總統在伊拉克的努力以及更大的反恐戰爭。切尼訪問亞洲,是要確認美國一些最重要盟友的重要支持。
副總統拜會小泉尤其必需,讓首相安心知道日本自一九四五年首次派兵打仗是正確之舉。自六十年代經濟奇迹開始,日本經濟在世界吃重,與之分不開的是戰後的和平憲法禁止非自衞性的軍事行動。現在中國霸權崛起,北韓又一觸即發,日本領導人正慢慢移近重新軍事活動的姿態,這才更貼合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系的身份。長遠而言,日本再軍事化,對牽制北京和維持亞洲勢力平衡極之重要。
切尼抵達共產中國,這國家跟法國、德國及俄國聯手反對華盛頓的戰爭計劃。它們最近已相對寂靜,但這幾個政府的每一舉動,都是衝着中國將可制衡美國權力而行。
副總統離開中國後,行程的尾聲是到南韓。自盧武鉉○二年用反美政綱當選總統以來,白宮跟漢城的關係一直冰冷。盧武鉉上月給國會彈劾,這些國內政治麻煩使他收斂對付華盛頓。南韓很多高級外交官也公開不同意政府疏遠美國。南韓派了三千六百名士兵往伊拉克,數目僅次於英國。這顯示出漢城親美的建制,勝過量小聲大的反對者。
北韓這個逼近的危機,把華盛頓及接待切尼的亞洲主人連在一起。解決北韓核武對峙的問題,被視為日後東北亞安全架構的試驗,架構將美國的盟國(日本及南韓)跟中國的同路人(俄國及北韓)分開。副總統此行要鞏固跟亞洲朋友的聯盟,它們現在比一些我們歷史上的歐洲夥伴更加可靠。
……………………………………………………
譯自四月十三日美國《華盛頓時報》(TheWashingtonTimes)社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