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區政府表示,按獨立評估機構點算,在剛過去星期日參加釋法遊行的市民,只有七千六百二十七人;換言之,比主辦單位民間人權陣線評估的二萬人少。
如果進行點算的獨立評估機構,有足夠的公信力,或多或少可說有一點意義;但偏偏政府卻不肯公開機構名稱。現在,七千多人數字是否可信,取決於特區政府的公信力;而特區政府有幾多公信力,大家心中有數。
奇怪特區政府還未看得透徹:二萬人與七千六百人根本不是重點,關鍵是社會確實有一群人,對釋法心存不滿。政府應該想方設法疏導這些人的怨懟,而不是火上澆油,做一些加深雙方嫌隙的小動作。董政府還未學乖。
遊行之前,政府提都沒有提過進行類似點算,不甚光彩。較可信的分析是,政府高層心知肚明,類似安排恐怕只會刺激早已對政府滿懷怨憤的市民,加入遊行行列;也會令未揸定主意會參加遊行的反對釋法人士,增加要參加遊行的決心。
亡羊補牢,政府現在唯一可以做的,最好盡快公開進行點算的獨立評估機構,和點算方法。起碼,減少外界的質疑。
政圈中人昨日論及這件事,有人提出一個疑問:究竟這是特區政府自己的餿主意,以討好中央?抑或是應中央政府的要求,有所分工呢?暫時沒有答案,但特區政府跛腳鴨形象之深,不言而喻。
(圖)遊行人數根本不是重點,關鍵是社會確實有一群人對釋法不滿。
電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