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取普選戲假情真

爭取普選戲假情真

人大釋法,損害香港的高度自治,對法治做成很大衝擊。九九年就居留權問題的爭議,特區政府要求人大釋法,已引起法律界極大震撼。今次人大主動釋法,把政治問題的爭拗,以法律手段解決,開了一個極壞的先例。好比球賽中途,突然更改球例,變更比賽時間,將龍門增大縮小,移左搬右,又當球證又做球員,自己射入了一球,就馬上吹哨完場。這根本不是一場公平的比賽。人大釋法,是粗暴地砍掉港人以至國際社會對「一國兩制」的信心。
釋法後,政改的關卡由四個增到六個,首先要行政長官同意選舉辦法需要改變,寫報告上呈人大,得到人大常委確認後,才由特區政府向立法會提交政改草案,再經立法會三分二通過,特首再一次同意,提交人大常委再通過或備案,政改才能成事。根據《基本法》附件一、二原來的規定,若特區堅決不提草案,政改無論如何都無法啟動,其實已經非常穩妥。
釋法後額外加上「特首報告」、「人大確認」的關卡,明顯表示中央不信任港人,不信任特區政府,也不信任特首的管治能力和威信。中央擔心弱勢的董特首應付不了香港的民意壓力,索性由阿爺站在第一線頂住,面對爭論,由中央出手解決,這是「一國兩制」崩潰的惡兆。

釋法前,香港左派不斷傳出風聲,說釋法會明確否決○七/○八實行普選的可能,政改啟動權也會牢牢掌握在中央手中,特區不存在甚麼角色。這或許是左派為一己私利,向中央落藥提出的建議,或許是揣摩中央意旨然後惡形惡狀唬嚇港人,又或許是為了降低港人期望的策略。不管如何,釋法後,「二○○七年以後」包括○七年,即○七/○八普選仍有可能。雖然加了關卡,但政改啟動權仍在特首手中,港人討價還價的對象,仍是董建華先生。
有人說「一國兩制」從來就是一場戲,演員落力演出,人們信以為真。既然政改還開着一扇小小的門,不防再來一次「戲雖假而情要真」。○七/○八普選的希望既未幻滅,港人就要目標明確繼續爭取。
第一是要將要求普選的聲音,用各種方法、渠道,更集中明確地提出來,切勿因為人大釋法而減弱爭取的決心。短期目標是要曾蔭權四月中的報告,將選舉辦法需要改進的民意訊息,真實反映出來,讓董先生上呈中央,啟動政改機制。
第二是泛民主派要摒棄分歧,對普選方案尋求一致共識。有共識,才能代表支持者集體發揮力量。

第三是各據山頭的民主派能互諒互讓,盡快達成今年九月地區直選的協議,目標是打一場漂亮的位置之戰,盡量爭取更多議席,使掌權者不能也不敢輕視。泛民主派沒有再內耗的本錢,內耗會令選民失望而離棄他們。
第四是做好選民登記工作,尤其是剛滿十八歲的年輕人,讓他們在九月的選舉中發揮神奇力量。
民主從來不是天掉下來的,普選還有艱辛漫長的路要走,現在還不是灰心喪氣的時候。
……………………………………………………
作者為時事評論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