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神經如箭在弦

民主神經如箭在弦

為了關心及第一手了解香港的群眾活動,筆者特別自台灣親赴香港觀察四月十一日,香港民主派及部份港人為反對北京人大常委會,解釋香港《基本法》所發起的遊行活動。

李華球

從遊行的人群中,看得出港人對民主的深層渴望與殷切期待。同時也可以看出港人對董建華的難以接受,以及對北京所謂「港人自治,高度自治」,已經由懷疑產生了鬆動的傾向。而台灣「○四一○」泛藍發動的大遊行,所引發的警民衝突事件,令在港觀察民主運動的筆者,看到電視播出的畫面,不禁憂心台灣的民主現狀,將再度走上「民主暴力」的征途,實在令人痛心疾首。
香港不斷在學習台灣的民主化過程,可喜的是:港人對民主的訴求態度是理性平和的。在觀看遊行的群眾當中,有一位英國來的老台北人說:這種「理性平和」的聲音要比「嗆聲衝突」的動作,來得深層力大而又有長遠的影響,筆者非常同意他的看法。不過,筆者對於民間聯合陣線早前曾表示,這次遊行有三項訴求,並不樂觀,其原因概析如下:
一、要求人大撤銷釋法的決定。這個要求的基礎點可能是建立在二○○三年七一大遊行後,達到迫使港府押後「國家安全條例」的通過而來。因而想要如法炮製,重做馮婦。不過從北京此次的軟中帶硬,硬中求變,變中施壓的「棉裏藏針」三部曲來看,恐怕擁抱軟棉舒服當中被針刺中的驚恐,正是北京「棉裏藏針」的技高一籌和後續催破的目的所在。果此,要求人大撤銷釋法的決定,是一種未來式的理想,不會有實現的可能性,因為押後「國家安全條例」所造成的骨牌效應,已經使得北京噤若寒蟬,他是不會讓寒蟬效應再次發生的。

二、要求北京方面承諾今後不再釋法。如果前項的訴求可以達成的話,那麼這項要求也許就是畫蛇添足,多此一舉了。因為,既然可以每次做出決定之後,再因故撤除或暫緩,既然是如此的下場,又何必當初呢?是以,北京不但不會撤銷釋法,反而會要求港人「適法」,以解決後續的各種麻煩,今次釋法的最後目的就是:從「釋法」走向「適法」再來就「是法」了,因此港人今後就毋庸置疑了?
三、要求特區政府立即回應市民對○七及○八年的普選。台灣從九六至○四年的三次總統大選過程和結果是北京的痛中之痛。原本北京想着今次應該不會重蹈覆轍了,哪知期待愈高摔得愈重。在北京還不能療傷止痛前,如何能忘記傷口上的烙印。是以,○七及○八年的普選除了是一種「理想」之外,對北京來說更是希望一種「離想」,最後的結果他想達到一種更高的境界──「犁想」,讓這個理想隨着犁田的翻土動作一樣的連根拔起,犁除殆淨!因為,北京認為:未來如何?那可能是幾十年以後的事情,港人不必現在就杞人憂天。
筆者擔心北京的過度關心和技術性的壓制,會否引動港人的隱藏性爆發力,或者觸動港人還不是很敏感的「民主神經」,若然,則台灣的「民主陣痛」有可能轉嫁至香港,這才是北京應該深思的重中之重。而港人的反釋法遊行只是前奏而已,未來各種可能的「民主方式」將不會中斷!除非北京不再釋法?而《基本法》的效力不必再看人大常委會的臉色!
……………………………………………………
作者為台灣「中華港澳之友協會」副秘書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