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展社工邵家臻,入行十三年,主要做青少年工作。他家住荃灣,三年前被服務機構調派到天水圍,才首次踏足這個天之涯、海之角的新市鎮。在他眼中,天水圍是一處「俾人蝦」的地方、聚集了一群「俾人蝦」的人。倫常慘劇,他慣見,但感覺仍不平常。 攝文:李慧玲 攝影:成啟聰
這幾天,傳媒特別關注天恒邨倫常慘劇;類似的輕微爆發,天水圍多到不得了,有人便曾經打仔打到把他綁在屋邨樓下。他們不覺得在虐兒,他們認為是教仔。
為甚麼天水圍慘劇特別多?一個字:窮!有錢人、窮人都一樣會吸毒,但有錢人戒毒方法比窮人多得多。窮人要解決問題,選擇有限。
天水圍不但金錢上貧窮,社交也貧窮,與世阻絕。
………………………………
三年前,二○○一年,我第一次到天水圍,感覺是:喂,這兒難道不是香港?
我見到屋邨樓下,一家大細在打羽毛球;好多小朋友在彈波子、褶紙青蛙……都是最原始的玩意,彷彿回到七十年代的香港。
快餐店,有人拿着鈔票在櫃枱買食物。他們連快餐文化都未懂,不知要在收銀機前買票付款。
整個天水圍沒有一部滙豐銀行櫃員機,居民提款要去超級市場買一包糖,簽卡然後兌換現金──去年底,才有兩部滙豐櫃員機。
時間、空間彷彿在天水圍停頓,比香港整體發展遲了二十年。
………………………………
由天水圍坐巴士到港島,單程二十元七角,不便宜。你會發現,在天水圍搞活動,居民最關注的是錢:有沒有車馬費?
去港島還好,有巴士;由天水圍去九龍城,萬水千山,我都不知究竟要轉幾多程車。
最近搞活動,一個中二生說他不懂去集合地點:荃灣地鐵站。
………………………………
在天水圍做社工,千萬不可以太一廂情願寄望有大改變,小修小補已經好好。
有個小男孩,日日見他拿着即食脆麵,午餐是它,晚飯又是它。原來家長要上班,不放心他一個人在家,不放心交門匙給他,兩害取其輕,於是晚晚在社區中心留到十一時,關門才走。
這些個案,千千萬萬,你好難好好地做好一個個案,不可以綉花,要大量生產。
有時難免氣餒,但我記得,有一個不識字的媽媽,兒子犯了事,她每日去探監,給兒子念金剛經。她跟我說,她甚麼也不懂,只懂念金剛經,所以堅持每日為兒子做這件事。她提醒我,繼續做你可以做的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