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手機離奇爆炸,通常元兇都是電池。專家解釋,電池透過化學物質提供電能,過程中會釋出化學氣體,手提電話對電能要求特高,電流急速,如電池造得不好,就會產生過量化學氣體,迫爆電池和電話,甚至燃燒。
中文大學電子工程學系副教授鄭國強解釋,手提電話使用的電池較一般AA或AAA電芯能量大得多,手機在運作時的電流量也較計算機和傳呼機為高。手機需要電池提供電能才能通話,電池則把化學能量轉化為電能,令手機得以運作,在化學能量轉化為電能過程中,會釋出化學氣體。
電話對電能需求特別高,電流十分急速,若電池不合標準,在轉化過程中會產生過量氣體,長時間積聚,就會迫爆電池和手機,不需要火花,手機也會自動引爆,「情況好似用手捏爆個氣球咁,又好似用腳踩爆個維他奶紙盒一樣。」
另一個手機爆炸原因是電池短路,當電池正負極受外物連接在一起的時候,就會造成短路,電池會發出高溫,輕則弄壞電話,重則釀成爆炸。
鄭國強指出,原廠電池設有短路保護裝置,是一條電子保險線,在短路時會自動截斷電流,情況就如家中電器漏電時燒Fuse一樣。
傳統電池有鎳氫及鋰離子兩種,理工大學電子工程學系高級講師周海林說,鋰電池較輕,壽命較長,愈來愈普遍,但是鋰電能量密度及電流速度較高,爆炸風險也較大。
消委會今年一月公布了一項手機電池短路測試,包括諾基亞3310及5510等原廠電池,結果發現全部通過短路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