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多有玩健身的朋友,以為練得一身肌肉,穿上緊身衫時會有種自豪感覺。其實,這種想法只算業餘水準,要成為出色的健美選手,並非單靠「肌肉發達及爆筋」等表面工夫。健身最高境界,除了合比例的身形外,明顯的肌肉條紋亦很重要。
要評價一個健美選手的表現,在評判立場首要觀點是「順眼」。所以,若選手本身擁有修長的四肢及腰腹較短者,對取悅評判已有好開始。其次是頭細膊橫,令整個骨架看起來平衡一點。事實上,由於亞洲人與歐洲人的骨架有別,無論身高及體形都不及西方人,所以健美比賽都會以體重劃分級別。
除骨架「順眼」外,肌肉的條紋亦決定比賽的勝負關鍵。好多人認為,愈發達的肌肉就愈容易吸引評判,但正所謂「大而無當」;若肌肉沒有經過長時間(所講至少十年八載)鍛煉,肌肉纖維難以雕琢出來,肌肉條紋亦不會浮現,尤其如腹內外斜肌、背闊肌及雙膊等較難鍛煉的部位。
據自己經驗,全身肌肉最難練得好的一塊肌肉,要算是背肌及雙膊位置,難練的原因是因為雙手用力不同,稍不留神便會出現左右膊不對稱現象。
簡單來說,要成為出色的健美選手,除了合比例的骨架外,後天刻苦鍛煉亦很重要。業餘人士玩健身幾個月雖然也有大隻成果,但相對玩了十多年的健美選手,這班「大隻佬」已有專業和業餘之分。
李立志
2003亞洲健美錦標賽冠軍
2002釜山亞運銀牌
現任九龍灣德藝會私人健身教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