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春夏天氣潮濕,是感染足疣(音:尤)的高危季節,因為足疣這種由人類乳頭瘤病毒引發的皮膚病,在濕𣲷𣲷的環境,如腳部經常接觸水、多汗,又或者在泳池、公眾浴室及健身中心的浴室等,都有機會被傳染,令足部長出厚粒,踩在地上時痛楚難當,治療後也容易復發。 記者:梁洵瑜
經常到健身中心做運動的阿雄感到右腳踭有點痛,初時以為是厚繭,行路時「梗住梗住痛」,後來連左腳都痛起來,才往求診,醫生一瞧,發現他的腳底長了三粒足疣,並非厚繭。
阿雄表示,一對腳踭的三粒足疣都要接受冷凍手術,治療後又起水泡,日後又有機會復發。他估計,自己可能因為經常在健身中心的浴室沖涼,浴室地面潮濕,自己又沒有穿上拖鞋,因而感染足疣;今後他到健身中心,都會自備膠拖鞋沖涼。
皮膚科醫生馮健港指出,疣是一種由人類乳頭瘤病毒引起的傳染病,可以生長在手部、腳部、面部,甚至生殖器官,後者稱為尖銳濕疣(俗稱「椰菜花」);生長在面部的名為扁平疣;足疣則又稱跖(同蹠,音:隻)疣。一般的疣無特別的感染高峯季節,但足疣在潮濕季節特別活躍。
他解釋:「好似喺泳池度,游水時候雙腳浸到淋晒,軟化嘅皮膚都容易感染,又赤腳喺泳池同更衣室行嚟行去,就好容易惹到足疣。」足疣會令皮膚角質增厚,形成一點厚粒,主要位置在腳板底、或第四與尾趾之間位置,不痕不癢,但走路時足部承受整個人體的壓力,足疣會愈壓愈深,因而感到痛楚,才被發現。
治療方面,馮健港表示主要可外塗藥膏,一些含有水楊酸及乳酸等製劑的藥膏,令患處軟化,再輕輕刮走患處的死皮,但市民切忌自行購買藥膏使用,因為這些藥膏含酸性,如使用不當,可以令患處附近皮膚受損。
他補充,藥膏只適用於較薄的足疣,如患處較厚,則應用激光手術或液體氮冷凍治療,後者較常用,部份患者仍有可能復發,但若做足預防措施,可減少復發機會。他呼籲,市民在公眾場所如泳池、浴室等地方應穿上膠拖鞋,切勿赤腳;患者在家中也要穿着拖鞋以免傳染給家人,並要保持足部乾爽;腳汗多的人士則可使用爽身粉;運動後腳部出汗,應更換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