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政府3月底完成《香港2030:規劃遠景與策略》的第三期諮詢工作,其中焦點之一是諮詢大眾對發展深港邊境河套區的意向。初步結果顯示,多數對發展該區持保留和質疑態度。不過,工業界別則有多元化的發展建議。
地政規劃署發言人稱,至3月底接獲的意見中,初步了解是多數對發展河套區持保留態度,原因是發展該區涉及龐大投資額,以及該處藏有毒污泥,開發會造成環境污染。當中贊成開發的,則建議發展高增值工業區;而發展博覽園的建議,則有不少人持保留態度,認為珠三角已有不少同類設施。
外界數年來就河套區發展提出多項構思,其中長江實業(001)主席李嘉誠,去年9月高調向國家主席胡錦濤建議,在港深之間成立「工業特區」。政府則建議,把河套區發展成「中外博覽園」。
該署現時仍接受公眾意見,並盡快制訂推薦發展策略,再向公眾作第四期諮詢。
香港工商界經濟論壇召集人劉展灝支持發展河套區,希望能成為高增值工業區兼研發中心,因為現時本港科學園和數碼港未能提供地方予廠家,裝置機械設備及製造生產工序。
中華廠商聯合會名譽會長盧文端建議,希望可利用發展為展覽中心,提供免簽證方便兩地人流及貨品免稅優惠,相信會有一定吸引力。中小型企業聯合會會長佘繼標則希望,能發展為汽車工業城,帶動五金、家具、塑膠、電子等行業發展,按10億至20億元發展規模,可創造2萬個職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