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今晨二時半消息:在伊拉克被武裝份子扣押的七名中國人質已經獲釋。該七名來自福建的中國人周日在衝突熱點費盧杰附近遭不明來歷的武裝分子擄走,關押在費盧杰一個秘密地點。事發後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和其他領導人對事件高度關注,指示外交部和有關駐外使領館全力開展營救工作。
中國外交部周一證實,七名中國人周日早上從約旦進入伊拉克後被擄,最年輕的一個只有十八歲,最大年紀的一個四十九歲,全部都是男工。中國駐約旦大使館政務參贊李琛說:「他們都不是官員,是平民,普通人,從約旦乘的士到伊拉克,沒有通知(使館)。」據知他們都是來自福建平潭縣的農民或漁民,後離鄉別井出國打工。
新華社之前引述阿拉伯電視台駐費盧杰記者說,他們周日在費盧杰附近遇到四名剛被釋放的外國人,四人說曾在費盧杰附近一間房子裏見到被扣押的七名中國人,他們都持有中國護照,健康情況良好,沒有被鎖上手銬。阿拉伯電視台表示已收到武裝分子展示人質的錄影帶,準備播放。
目擊者說,七名中國人既不會說英語,也不會說阿拉伯語,因為無法溝通,武裝分子在公路上攔截一輛汽車,挾持車內四名來自英國的醫療救援人員幫助了解七人身份,兩名醫援人員入屋查看確認七人持有中國護照後獲釋。
目擊者還說,七人在從伊拉克北部城市摩蘇爾到費盧杰的高速公路上被綁架,估計他們可能因從約旦經費盧杰到巴格達的通路已被美軍封鎖,所以繞道走摩蘇爾——巴格達公路。
駐伊使館復館小組負責人孫必幹大使在事發後被委任為緊急營救小組組長,研究營救人質工作。此前,孫必幹已要求伊拉克內政部採取一切措施,確定綁架者身份及人質去向,在確保人質安全的情況下緊急營救;他還跟伊拉克臨時管治委員會及有關人士積極聯繫,請他們施加影響力,幫助營救中國人質。
綁架事件在美國副總統切尼訪華前夕發生,但中國從前總統侯賽因時代至今,一向與伊拉克關係友好,反對美國攻打伊拉克,拒絕派軍加入佔領伊拉克聯軍,亦表示準備撇除侯賽因政權所欠約四百五十億港元債項。除了此次中國人被綁架外,周一有兩名美軍和七名美國油商員工失蹤,以及兩名捷克人被綁架。
新華社/法新社/路透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