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君行
全國人大常委會終於透過解釋《基本法》,令香港政改急煞車,意圖把困擾中央及特區多時的政制改革問題來一個了結!近日的民意調查顯示,支持○七及○八年普選的比例不斷下降,由過去七成多至現今不足六成。
回歸六年多以來,中央對本港的大小事務,無不撒手讓特區自行決定,令港人增加「港人治港」承諾的信心,改善昔日中央「惡形惡相」的壞形象。
但去年七一逾五十萬人大遊行及區議會選舉後,中央眼見過去的懷柔政策未能奏效,便開始加緊對特區的全面控制。中央一方面加強對香港經濟上的「援助」,穩定民心,另方面不惜粗暴干預政治層面事務,企圖挽回左派日漸失勢的局面。顯然,此舉是針對今年九月立法會選舉的部署。
對中央政府而言,泛民主派奪取立法會過半的議席,絕對是放心不下的事情。因此親共傳媒及人士於年初發動愛國者爭論,製造「政改爭議」,再以「釋法止爭」打圓場。此一獨腳戲,除了重申「一切以中央為主」的立場外,亦向港人發出警告,一是選擇以服從營造穩定的中央與特區關係,一是選擇「不愛國者」與中央對着幹,但後果自負。
不過,人大釋法卻未能止爭,卻徒添未來中央意願與香港主流民意的矛盾及衝突。民主的訴求即使可壓制於一時,但日後的反彈卻會倍增。港人爭取民主歷程,自港英殖民地時代至今,前後長達廿年時間。近年特區政府差劣的管治表現,更激化港人民主訴求,凸顯封閉式行政主導政制的問題。港人逐漸了解到,一個缺乏民意基礎的政府,會隨時做出不少倒行逆施、違反民意的措舉。這政治上結構性缺憾,不會因經濟好轉而消弭,而釋法更是「飲鴆止渴」!令矛盾累積及加劇,民怨將再一次爆發。
回歸前,絕大部份港人對五十年不變的諾言半信半疑,甚至認為「一國兩制」只是權宜之計,以利中央政治及經濟需要。回歸不到七年光景,人大已先後兩次釋法,啟中央干預香港事務之端,相信操控及打壓會接踵而來,以收窄港人的民主發展空間。
是次人大釋法,人大妄圖一錘定音,實際赤裸地將《基本法》條文改寫,加入行政長官提交報告予人大常委會兩大關卡,為民主發展設下新的限制。但我們不能因而灰心失望,民主從來不是「從上而下」的賜予。舉目世界各地的民主運動,並非一兩次街頭運動,就可以改寫歷史,由此民主政治彌足珍貴,教人珍惜!因此我們要繼續堅持,才有力挽狂瀾的機會。
……………………………………………………
作者為前綫秘書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