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常州起家的「大娘餃子」全國有百多間分店,光上海就十四間,有「大娘」,很方便。而且也愛吃,他們掛上牌子的,都是新鮮的菜和肉餡,百多款,輪流上場。有時懶得點,或貪些花樣,我們索性來幾両「雜錦餃」。
一両(50克),六隻。若不選定,那「雜錦」便由廚房任意搭配,下甚麼你吃甚麼。每隻密封的餃子都是一個謎。不幹掉它不知謎底。咬一口,哦,這是萵苣牛肉,那是芹菜豬肉,或香菜乾絲……當然吃不上蝦仁或野三珍肉,這些比較貴。但最貴,也不過是七元一両的銀雪魚餃子。
問經理,是位能幹的女同志:
「甚麼湯最好?」
「骨頭湯。是整塊大骨頭,原汁原味。你還可以用吸管吮骨髓。還有是牛雜湯、烏雞野山菌湯。」
「最受歡迎的餃子呢?」
「三鮮、三菇。」
「生意那麼好,為甚麼不晚點才打烊?十點半,很多人的夜宵還未開始。」
「可餃子是現包現賣的。賣光便停牌,不會多做。而且餃子也不過夜。」
像茶、像墨、像刺身,像一切隔宵會變質的東西,餃子的賞味期限是「此刻」。即使它平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