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內地《中國經營報》引述消息人士稱,深圳交易所再度將發售中小型股份的計劃延後推出,具體日期仍未有定案,可能要到今年國慶假期後或明年。消息稱該項計劃推遲,一個重要因素是當局正考慮深圳恢復新股上市對香港股市的衝擊。
深圳交易所自3年前暫停新股上市後,一直間歇地傳出恢復新股上市的消息,早前曾盛傳五一黃金周後便會恢復新股上市,定位則由創業板形式改為中小型股,即規模更小的公司,主要是考慮到香港金融界人士擔心深圳恢復新股上市,將對香港創業板構成負面影響。但深交所一直對新股上市進程未有正式公布。
《中國經營報》報道,有消息靈通人士透露,基於種種原因,有關新股上市活動須押後。一位與金融界比較接近的北京官員更表示,近期人大釋法,考慮敏感時期的香港社會穩定,從講政治的高度來看,推遲新股上市也許有一定的必要,但他同時認為推遲的時間不會太長。
申銀萬國研究員羅上沛則指出,深圳設創業板對香港市場構成影響的想法是過於悲觀的,因為深交所設創業板是老話題,早在數年前就着手籌備,即使有負面影響,也會降至最低程度。
有市場人士指出,去年7月,國務院調研組便探討深圳和香港如何在金融業進行分工合作話題,當時有專家建議香港放棄創業板,深交所則主力發展第二板;深圳市社科院則建議,將深交所引入香港聯交所作策略股東,港交所與深交所合辦創業板;港交所則曾建議香港上市公司同時在深交所掛牌;但深交所理事長陳東征其後表示,兩地上市建議不可行。其餘建議,中央至今未有定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