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敦法新社電】商品價格持續上揚,但分析員認為這種情況對全球經濟衝擊不會很大,因為發展中國家正全力擴大商品出口。
涵蓋17種原材料價格的商品研究局指數(CRB)近日升越280點,創20年高位;紐約原油價格也升近每桶38美元,令人愈益擔心能源價格高企將打擊全球經濟。但專家指出,商品價格揚升迄今對全球經濟的整體影響仍然輕微。
巴克萊資本的分析員諾里什表示,原油等商品價格現已升得很高,但全球經濟還是不斷加快,看來全世界已適應了商品價格上漲,因此經濟增長沒有受拖累。滙豐銀行經濟分析員史提芬京說,商品價格上升往往意味通脹加快,近兩年來商品價格的確升勢頗強,但由於生產力提升以及企業把生產遷至低成本地區,全球勞工成本顯著下降,令商品價格高企不足以刺激通脹加劇。
史提芬京說,對於商品進口國來說,商品價格上升將令他們貿易情況惡化,這種情況現時雖不會導致通脹加快,但也會帶來不利的後果──企業盈利和勞工市場脆弱。
就商品出口國而言,商品價格揚升肯定是喜訊。法國興業銀行的勒沙爾表示,發展中國家目前生產的商品大部份輸往工業國,藉以賺取外滙,只保留小量自用;特別是產油國,油價升越每桶30美元令他們受惠不淺。
他說,商品出口國現時的經濟增長之強是多年少見,反映他們的商品出口勁升。史提芬京表示,中國對商品胃納甚大,也夠商品出口國大賺一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