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教育統籌局常任秘書長羅范椒芬昨日發表公開信,就日前一句「學生最無資格批評特首」,向全港學生道歉,並承認當時「用詞不當」。不過,部份學生及教育界人士並不接受羅太認錯,反批評她「混淆邏輯」,解釋牽強,要求她再次詳細解釋當日的言論。 記者:陳倩雯
羅范椒芬昨在公開信中表示,日前與傑出學生對話時,「因用詞不當,引起不少爭議,為此我向同學們致歉」。她解釋稱,當日希望表達年輕人思考分析問題時能「易地而處」的想法:「作為決策者,其實要面對很多困難和種種的限制。我當時用了"leastqualified"(最無資格)來表達同學們不應過份隨意批評特首,而未有從他的角度去考慮問題。現在回想起來,當時用詞確有不恰當的地方。」
她說,希望年輕人能事事多包容及體諒,以平和方式表達意見,「絕對無意阻止年輕人議事論事」,反而希望年輕人以過來人身份,就教育政策提供意見。
雖然羅太迅速道歉以平息紛爭,但學生並不接受其解釋。學聯發言人余冠威直言,羅太道歉是應該的,但他認為「用詞不當」的解釋並不充份,「如果佢用詞不當,咁應該用乜嘢詞語呢?佢冇解釋佢想表達乜嘢意思,如果佢依然認為學生冇資格批評特首,咁依然係好唔負責任嘅講法。」
中文大學學生會外務副會長勞康言也憤言,不接受羅太因「用詞不當」而道歉,「雖然用詞不當,但係佢個意思重喺度!」該會將去信邀請羅太進行面談,要求她詳細解釋有關言論。
中學生聯盟接受羅太的道歉,但認為「用詞不當」的解釋「有少少牽強」。外務副主席李家豪表示,羅太日前指「學生是特區最大得益者」的講法,當中包含了學生應擁護特首的意思,將學生矮化。他又稱,任何人都有言論自由,沒有人是"leastqualified"發言。聯盟將邀請與羅太對話,討論教育政策,讓羅太了解學生經獨立思考後的判斷及意見。
教協副會長區伯權亦批評,羅太的道歉信內容「混淆邏輯」,隱瞞了當日指「特首投放在教育的資源多,學生是特區最大得益者」這個「最要命」的前提,只就「最無資格批評特首」作回應,是不合邏輯。他認為,「學生應該依照羅太嘅講法,就羅太呢番說話,作獨立思考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