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上周大市只有3個交易日,假日氣氛頗濃,但外圍走勢向好,加上恒指經過3月份調整、跌至12480點反彈後,已分別重返10及20日線之上,確認見底回升。投資者感到安心下,開始較為放膽入市購回早前被力壓的地產股及工商股,整體交投回復暢順。
另外,國企股在上周四返回5000點樓上,突破了3月份所形成的下降走勢,以走勢論,今次國企上破1月份高位5441點並非難事,尤其是幾隻石油石化股,在油組國減產的消息支持下,股價已收復早前失地,加上鋼鐵股及電力股走勢亦轉強,國企指數升返高位只是遲早的事。
恒指走勢方面,相信在假期氣氛消散後,投資者會因為美經濟及股市回穩,開始重新追捧股份,恒指本周有機會突破13000點。
上周起美國企業開始公布業績,不少企業當知道業績未能符合市場預期時,都會預先發出盈利警告,以避免股價在業績公布後出現大幅波動。主要原因是一般投資者只靠過時的企業公布,又或者由證券行提供的分析報告來預測企業盈利狀況,很多時即使股價遠遠偏離合理價值,投資者亦未必會馬上知道,甚至會繼續追捧股份而令到股份出現泡沫,直到業績公布後,股價因「見光死」而急挫,影響投資者信心。
情況就好像上個月29日公布業績的亞洲鋁業(930),在業績「曝光」後,股價由前一個交易日的1.45元急挫至最低0.98元,之後更低見0.87元,跌幅達到4成。若果亞鋁管理層預先發出盈利警告,相信股價調整會來得有秩序,亦不會有這麼多股東的財富在一夜間蒸發。
雖然這種預先提醒市場的盈利警告,在西方企業已成為了一種文化;不過,現時本港並沒有硬性規定上市公司需發出盈警,所以只有極少企業會自願性發出盈警,因此,即使購買優質股,投資者仍有機會因企業盈利未能符合市場預期而受到拖累,在企業自願發出盈警的風氣形成之前,投資者還是自求多福。
彭偉新 御泰證券企業服務部經理
電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