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被稱為「現代福爾摩斯」的美籍鑑證專家李昌鈺,昨天凌晨結束在台南槍擊案現場的四小時案情重組工作。他強調,由於現場在事發後沒被即時封鎖,在資料不完整情況下,根據彈道原理,目前只能確定槍擊案發生的大致區域,以及子彈是由外向內射入。至於兇手是否同屬一人、涉及多少把手槍,以至確切的行兇地點等等,至今仍沒答案。 中國組
應台灣警政署邀請來台的李昌鈺,在幾名美籍專家協助下,從前晚十點工作至昨天凌晨二時才完成案情重組,早上在酒店整理資料,下午二時召開記者會。
李昌鈺表示,案發現場在三月十九日當天未即時封鎖,例如現場發現的兩顆彈殼,當時曾被民眾移動過,後來根據記憶再放回原來位置,現場各項物件亦找不到火藥殘餘,在資料不完整情況下,只能依靠台灣刑偵單位提供的證據、照片和錄影推測,導致許多疑點仍然未明。
李昌鈺表示,目前能夠確定子彈確實是由外向內、由右至左射入,但不能確定兇手開槍的距離,甚至兇手是否如台灣刑事局鑑證小組所指的同屬一人。至於兇手的身高多少、是否只用一把手槍行兇等,一概未有結果。
前晚十時左右,李昌鈺偕同美籍彈道和攝影專家,前往台南市的槍擊案現場進行案情重組。鑑證人員利用激光投射到被指為可能是槍擊位置的金華路三段一個公車站牌,發現光線與坐在吉普車上假扮呂秀蓮的工作人員腿上「傷口」,形成一條直線,推論槍擊案在此發生的可能性較高。
不過,李昌鈺在記者會上強調,由於未能確定當時的車速,以及兇手開槍的時間,只能確定兇手開槍的大概區域。但傳媒質疑,彈殼位置顯示,若吉普車以時速十到三十公里前進,陳水扁和呂秀蓮中槍時間相差二點八到一點二秒,若槍手同屬一人,他必須在兩至三秒內連開兩槍,而兇手用的是土製手槍,其性能能否達到這個標準呢?對此疑問,李昌鈺並沒回答。
李昌鈺昨午從台南返回台北,檢視過呂秀蓮的傷口,今天將帶同此行搜集的資料返回美國,整理好之後才將報告交給台灣警政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