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在伊拉克的確陷於進退維谷的困境,美軍在伊拉克也的確面對愈來愈多的襲擊;但是伊拉克絕不是越南,把美國目前在伊拉克的困境跟越戰相提並論更是言過其實的比喻。
只要認真看看越戰的資料,就可以知道在越戰中美國要應付的不僅是越共游擊隊,美國要應付的也不僅僅是北越政府;更根本的是,美國要面對蘇聯及中國對北越源源不絕的支援。換言之,美軍當年打的並不是一場簡單的游擊戰或叢林戰,而是一場涉及中國、蘇聯、北越的持久戰、消耗戰。試想想要不是蘇聯、中國不絕的以軍火、糧食支援北越,牽制美國,北越根本支持不了這樣久,美軍也不會陷於苦戰。
而在伊拉克,雖然有不少輕型武器散落民間、雖然有不少地方游擊隊,但伊拉克內部根本沒有像北越政府或越共那樣有組織、有決心的反抗力量。更重要的是,伊拉克的反抗力量及游擊隊根本沒有任何強大的外援。俄羅斯或中國固然沒有興趣或意願花大筆金錢介入伊拉克、中東地區的主要國家如沙地阿拉伯、伊朗要不是美國的盟友就缺乏介入伊拉克戰局的能力及意願。在沒有外援的情況下,伊拉克不同派別的游擊隊,根本沒有資源及武器打一場持久戰、消耗戰;而當伊拉克游擊隊沒有打消耗戰的本錢時,伊拉克衝突怎麼會變成越戰呢?
當然,即使伊拉克的衝突不會演變成像越戰那樣的苦戰,短期內要收拾殘局也是不可能的事。正如著名中東問題專家BernardLewis指出,阿拉伯國家人民的認同仍是以部族及教派為主,要建立全國性政府只能倚靠部落或教派之間達成權力分配安排又或是武力征服。現在伊拉克正處於建立新的全國性政府前夕,各部落及教派為了搶佔地盤、為了建立根據地、為了增強本身在籌組政府過程中的地位,自然要向美軍、向其他部族及教派顯示實力。當不同的部族、不同教派都盡力在展示實力、都盡力在爭取更有利的位置時,對美軍、對聯軍的伏擊及突擊將不可能停止,直至各部落、各教派能達成權力分配安排為止。目前來說,美國及參與伊拉克戰事的其他國家能做的是盡力控制局勢,防止衝突進一步升級,並盡快促使各主要部落及教派達成權力分配的安排。只有建立一個為主要教派及部落都能接受的新政府,軍事衝突及游擊戰才有可能逐步消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