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喬曉陽先生等幾位中央政府官員這一回並沒有擺出一副殺氣騰騰的模樣;是的,喬曉陽先生等幾位中央政府官員的確努力擺出一副願意聽取意見的姿態;但是這樣的姿態根本不足以紓緩港人的憂慮、根本不足以減輕釋法所帶來的震盪,因為喬曉陽先生等不單不肯承諾盡量不動用釋法的機制,反而要求港人接受人大釋法是一種正常的安排、是一種該習以為常的做法。他們這樣的說法,其實令港人更加不安、更不寒而慄。
應該看到,整個一國兩制的設計、整部《基本法》的根本精神是要讓香港能在中國主權下保持獨特的社會制度及生活方式。此所以北京透過《基本法》的不同條文清楚界定中央政府管轄的範圍及香港的自治範圍,以確保內地所實行的制度、法律及政策不會搬到香港、不會隨便介入香港的內部事務。偏偏人大釋法的規定卻是將內地的想法、內地的制度及政策加在香港頭上,迫使港人不得不接受。
我們認為,這樣的規定,只應該在非常特殊、非常緊急及非常必要的情況下才動用,否則將會削弱一國兩制的制度基礎及《基本法》的權威性。現在喬曉陽先生居然要求港人把人大釋法視為平常,把人大釋法視為一種正常的安排,這怎不令人擔心香港的獨特制度及法制受到更大衝擊呢?
更可怕的是,喬先生的說法可能反映北京中央政府對人大釋法機制的態度有所轉變。過往幾年,北京中央政府的確甚少干預香港的內部事務,即使一九九九年人大釋法,也是因應特區政府的要求而作出的。這一回中央政府不單在政改問題上主動釋法,喬先生更表明釋法是一國兩制下的正常運作,這些行動及言論反映中央政府開始把人大釋法視為一項有效的工具,讓它可以按本身的政治需要堂而皇之的介入香港事務、「合法」的介入香港事務,甚至主導香港社會的發展。當北京政府的官員以行動及言論表明人大釋法不再是特殊、緊急的手段而是常用的工具時,未來人大再就其他香港事務釋法的可能性將會大增、未來人大釋法的次數可能會更多;到時候對香港法制的衝擊、對一國兩制的衝擊只有更大、更嚴重。
喬先生昨天以打手印來比喻人大釋法,表示人大釋法只是要讓手印的痕迹更清楚而已。但實情是今次人大釋法並不是解釋《基本法》條文,而是為《基本法》添加了新的內容、新的規限。換言之,今次人大釋法不是令原本的手印更清楚,而是在泥板上刻上新的手印,這樣的新手印在未來更可能愈來愈多。當香港各方面的發展都布滿北京的「手印」時,一國兩制不是將變成一紙空談、香港的獨特社會制度及生活方式不是將化為泡影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