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太空電梯年底攀天

俄太空電梯年底攀天

上太空,不一定要靠穿梭機和太空船。繼美國太空總署(Nasa)之後,太空科研跟美國相輝映的俄羅斯應歐洲航天局要求,研製能從國際太空站向地球空投貨物的「太空電梯」(spaceelevator),預計今年十月前製成,年底就可用光子衞星作首次試驗。
俄羅斯薩馬拉航空航天大學副校長列茲尼琴科指出,他們是應歐洲航天局的要求,展開研究計劃。「太空電梯」其實是一條長三十公里的繩索,由質輕但承重力高的聚合材料製造,每條繩索只重六公斤。

繩索空投貨艙到地球
使用時,繩索的一端會捆着貨物艙,從太空站向地球投放,當貨艙抵達大氣層,繩索會因受到大氣劇烈摩擦而燃燒,跟貨艙分離,然後靠直徑二米的氣球降落地球。
俄羅斯專家相信,「太空電梯」能讓太空人經常從國際太空站向地球空投貨物,比穿梭機或太空船更省時和省錢,將來還可用來空投實驗設備和探測器到火星或其他星球。
目前國際太空站上部份實驗數據和設備,因美國太空穿梭機在「哥倫比亞」號去年二月空中解體後一直停飛,只能靠俄羅斯「聯盟」號太空船帶回地面,每次往返相隔半年。「太空電梯」的製成將促進太空科研。
除了俄羅斯,美國Nasa亦正研製造價約七百八十億港元的「太空電梯」,主要部件是一條由碳納米管製成的纜,一端連接在地球赤道上的大海洋平台,另一端連接到十萬公里高空上的對重裝置。建成後,太空站的貨物和旅客,可透過纜索把載重平台由地球扯上天。
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