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爭議了九年的堆填區收費終於有新進展,新收費模式除了要求建築公司承擔處理建築廢物的費用外,連小業主進行家居裝修亦要繳付建築廢物處置費,確保拆卸廢物得到妥善處理,否則難保犯上非法傾倒之罪。實施新收費後,政府料每年可收回五億元。 記者:謝穎詩
政府九五年已有意推出堆填區收費,當年引起泥頭車司機不滿,更一度擺倒垃圾,令市區堆滿垃圾。當局和司機最近終於商討出一個雙方滿意的方案,據了解,新方案下司機免責,但一般小市民卻受牽連,因為小業主家居裝修產生的廢物亦難逃「法網」。
環境運輸及工務局消息人士透露,新構思將建築廢物分三種收費,簡單而言,若全部均屬可填海的物料,便會送去公眾填料區,收費亦最平,每噸收取二十七元。若廢物當中經篩選後可循環再造,便送去廢物轉運站,每噸收費一百元。最昂貴便是無法填海又受污染的廢物,送往堆填區每噸的收費要一百二十五元。
新構思毋須司機繳費,一百萬元以上的建築工程項目,政府會要求建築公司開設戶口每月結帳,至於細規模的建築廢物,亦要求設施使用者,例如裝修公司、建築公司及判頭等,先開設帳戶掛單,才可在指定地區傾倒建築廢料。
政府資料顯示,本港八成建築廢物來自大型工程,餘下約兩成則是裝修工程。消息人士強調並非因司機態度強硬而妥協,他認為在污染者自付原則下,一般業主裝修家居產生的建築廢物,亦要確保得到適當處置及繳付處置費用。
按現行法例,非法傾倒垃圾可被罰二十萬元及監禁六個月。消息人士表示,市民毋須擔心因裝修公司非法傾倒而觸犯法例,只要證明裝修工程有繳付了處置費,廢物傾倒的責任便落在提供服務的裝修公司,但他提醒市民單據上必須列明已繳付了廢物處置費。
當局估計實施建築廢物收費後,每年可收回五億元,政府下一步便會推出醫療廢物收費及家居垃圾費。當局預期一切順利的話,今年可通過法例,最快明年中開始正式收費。
從事家居裝修的資深室內設計師鍾明貝表示,現在業內都是聘請泥頭車司機運走裝修廢料,通常以一車計約八百至一千元,可載三噸物料。她認為政府收取建築廢物處置費影響不大,以一個約六百平方呎的家居計為例,裝修費約十三萬元,廢物量約十噸,就算全部送去堆填區也是千多元,佔整體開支只是一個小數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