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北京不顧香港民意反對,堅持以人大釋法方式處理普選特首及立法會問題,負責主理釋法的人大常委會副秘書長喬曉陽昨日訪港,親自為釋法作出「軟性推銷」,一改之前中央強硬立場,在普選時間表、是否維持行政主導,以及如何理解循序漸進等關鍵問題上,處處擺出溫和立場,聲稱事事日後也可商討,又說希望香港社會可以用「平心靜氣」態度看待人大釋法。 記者:莫劍弦、何文雯
不過,職工盟立法會議員李卓人批評,喬曉陽的做法是「手硬口軟」,純粹為博取市民支持人大釋法,「如果佢真係咁想聽香港人意見、咁重視民意,點解佢唔喺釋法之前先嚟香港聽意見,要釋完法先嚟香港講好說話?」
喬曉陽昨日與人大法工委副主任李飛、港澳辦副主任徐澤於中午由北京飛抵香港,他在機場表示,此行是聽取各界對釋法的反應,希望可以廣泛接觸各界人士,坦誠交流,尋求共識。他隨即於下午出席在禮賓府舉行的座談會。政制事務局發言人表示,前日共向約一百位學者及不同專業界別人士發出邀請信,獲四十多人回覆出席,後來又說有七十位學者到場。
多位學者於會後形容,喬曉陽講道理。有出席座談會的城市大學專業進修學院高級講師宋立功在會後說,喬曉陽在會上承認人大的體制特別,集立法和釋法權於一身,更可作出政治性決定,暗示這次釋法也屬政治性決定。
宋立功又引述李飛於會上進一步解釋啟動政改的機制,指行政長官日後向人大常委會提交的報告,就香港是否有需要改變特首和立法會選舉辦法,內容將包括香港回歸後出現的新情況,並建議如何於○七、○八年的選舉辦法中反映,而中央則會按「循序漸進、實際情況」八字,判斷是否接受改變。
對於香港近來的「新情況」,宋立功引述徐澤指特區政府的施政不太理想,可能與體制上的問題有關,因回歸前由英國人作決策,香港官員作執行,回歸後則由港府官員集決策與執行於一身,或因此影響施政表現。
中文大學公共及社會行政學系高級導師蔡子強在會後也說,喬曉陽在會上承認港人對釋法有不同意見,喬希望港人可以平心靜氣,以互相體諒態度面對人大釋法,對於會上不少學者要求討論普選時間表,喬沒有具體回應,但強調日後可以詳細探討,但李飛在發言時則表明,要在政制上有飛躍發展,除非可證明目前香港情況,與九十年代草擬《基本法》時有大分別。
至於政改問題最關鍵的循序漸進、實際情況的定義,蔡子強引述李飛說,這不是法律問題,而是政治判斷,至於如何判斷,李飛沒有具體講明,只是說視乎到時情況決定。
蔡子強又引述徐澤說話,首次承認中央知道有意見認為行政主導體制難以推行,主要是立法會出現直選,以及取消委任制,徐澤同意這個問題日後可以探討。
另一與會者、科技大學經濟發展研究中心主任雷鼎鳴認為喬曉陽等官員表現有誠意、理性和講道理,並無硬銷釋法,談到CEPA時也強調並非恩惠,而是互惠,但雷指誠意未必足以解決日後的政改爭議。
政務司司長曾蔭權指中央與特區政府十分重視與各界溝通,「我好希望香港市民喺呢個階段後,應該向前看,尋求理性討論。」
喬曉陽會後指座談會非常成功,發言者對釋法有共識,都認為是必要和合法合理的,他承認與會人士關心普選時間表,但「這不是一兩句話的事」。喬曉陽今日與法律界及政界人士會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