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官場現形記:喬曉陽閉門說了甚麼? - 李慧玲

新官場現形記:喬曉陽閉門說了甚麼? - 李慧玲

喬曉陽昨日會見學術界人士,怎樣贏得印象分?有與會者形容,喬開宗明義就說,明白香港實行普通法,信奉法院釋法,所以對立法機構釋法有疑慮——請曾、鄔兩位人大聽喬講得多得體!對反對釋法人士表現體諒和尊重。

主動提起余若薇
回對尖銳問題,他沒有給你一個空泛答案。香港大學政治與公共行政學系系主任陳祖為,席間批評今次釋法搭橋過急、用力太大,形成緊張氣氛;喬曉陽回答氣氛是否緊張見仁見智,毫無迴避地主動帶出所謂緊張可能是指與民主派關係,更點名說自己見過余若薇、湯家驊,以後會繼續溝通。
在閉門會晤中,他唯一批評過的,似乎只是傳媒。
有人問喬是否覺得香港出現了管治問題?他沒有正面回答,只呼籲大家平心靜氣看問題,卻把矛頭指向傳媒,說傳媒不時挑起矛盾,錯誤報道中央立場。

批評傳媒兩宗罪
他即場舉了兩個例子,一是有報道中央認為所有反對二十三條立法的人,都不愛國,但中央並不是這樣看;二是有報道中央認為CEPA是送大禮,但事實是中央認為這是互利的。
喬曉陽沒有回應政制時間表的問題,但對席間一位學者表示普選不是解決問題的唯一方法,表示認同。他又首次較詳細解釋了批准和備案的分別。按喬的說法,行政長官任命,向中央負責,所以行政長官產生方法要中央批准;但立法會由港人按民主程序選舉產生,不是向中央負責(!),所以立法會選舉辦法只是備案便可以。
他又解釋,按內地做法,有兩種備案方式,一是純粹留一個紀錄的備案,二是在一個月內進行審查有否違反《基本法》的備案。
科技大學的雷鼎鳴與喬曉陽座談之後,有這樣的疑問:「為甚麼喬曉陽說的,和很多中方在港代言人說的完全不同?相反,這些代言人到北京反映的港人意見,是否同樣不準確?」
昨日座談閉門舉行也真失策!喬曉陽的表現,何懼現場直播?


電郵:[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