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無疑是亞洲基金豐收的一年,有很多亞洲國家的股票基金,其價格可以有5成甚至1倍的升幅。不過,今年的投資環境並不容易,首先是碰巧亞洲一些國家的大選年,也適逢美國11月進行總統大選,為區內的政治平添不穩定的因素。此外,市場預期美國的低息期應該接近尾聲,假如環球息口上升,現時依賴低息環境的某些亞洲國家,又如何應變?這還未計算去年流入亞洲的資金,在過去一年的股市升幅中應該獲利不淺,今年未必會繼續逗留在亞洲區內。
首先讓我們看看亞洲基金在今年第1季的表現。
表現最好的是一些日本股票基金,在首三個月內升幅由13至21%不等;次佳是馬來西亞股票基金,升幅也有13至15%;縱然台灣三月大選餘波未了,但以全季的表現來看,台股基金仍有10至13%的升幅,位列第三。其他亞洲基金的表現也相當不俗,例如韓國股票和中國或是大中華股票基金,也有接近雙位數字升幅。
較令人失望的,是去年獨佔鰲頭的泰國基金,第一季下滑了約莫12至14%。難道經過去年急升後的泰國股票已偏於昂貴?
泰國雖然在禽流感疫潮中受影響最大,但畢竟市場已經消化了有關消息,而且在禽流感之後,泰國股市都已出現反彈。故筆者相信泰股基金跑輸的主要原因,反而是最近南部的暴亂及炸彈暴行,令外國投資者擔心他信政府會如何處理。其實泰國的經濟基調仍然良好,內部消費動力也不差,假如讀者相信政治事件可以解決,現時可能是趁低吸的投資機會。
至於表現最好的馬來西亞基金,現時市場正在猜測馬幣的滙率管制會否放寬,讓滙價可以自由浮動,又或是在一定的幅度內浮動。明顯可見,市場正期待馬幣會升值。
筆者相信在符合三項條件下,馬來西亞政府才會放寬滙率:第一是馬幣現時的滙價是過低;第二是馬來西亞的外部環節必須很強;第三是放寬滙率控制(在現時環境下,即是容許馬幣升值)必須對國家有利。
首兩項條件東風已備,筆者估計馬幣已被低估了約5.5%。但最後一項條件卻難以通過,因為現時馬來西亞內部的信貸增長只有5%。而且大馬政府更以反貪污工作為首要目標,所以外滙政策會變的機會只有3成。
我們也不可忽略日本。剛公布的日本短觀經濟報告,結果比市場預期的還要好,在大型製造業指數由+7升至+12,比美國銀行業界估計的+10為高,而最重要的是服務業由0升至+5,遠超過市場預期的+1,顯示日本企業對未來的信心開始增強。評級公司標準普爾最近也把日本的前景評級由負面轉為穩定,是2002年4月以來評級首度出現好轉,也印證了日本的經濟在今年應有較優秀的表現。
最後,市場內比較少人提及的,就是印度盧比兌美元在過去10個交易日升值了7%,這幅度相等於在過去一年印度盧比的升幅。
筆者在過去本欄中也有提及印度央行在過去一直抑壓貨幣升值,以防影響出口增長。那麼過去10天盧比的急速升值,又是否意味着印度央行已經改變它的滙率政策?
首先在3月初,印度政府在6次大型的發售新股中,出售了手頭上30億美元的股份,當中有15億美元是由外國投資者認購的。他們需要在外滙市場買入盧比,以繳付認購金額。假如央行依然入市干預,無形中為這些外國投資者提供廉價盧比,間接資助他們的投資。
此外,印度內部通脹正逐漸加劇,因此似乎印度央行開始以控制國內通脹為目標,多於滙率的穩定。這會否是亞洲其他央行都面對的問題?大家應該要留意。印度基金在過去一季雖微跌4%,但內部經濟表現絕對不差,是一個上佳投資選擇,但若盧比繼續升值,則要對投資於內部消費及復甦股份的基金多加留意,並避免投資於出口類股份的基金。
尹可豐
美國銀行(亞洲)副總裁
(此欄摘自上周五美國銀行(亞洲)特約:新城財經台「基金KINGKING傾」節目。「香港股市在過去一季中沒有升跌,是泰國及印度以外,另一表現欠佳的市場,現時究竟應否投資於香港股票基金?」現誠邀《蘋果》讀者寫下自己的選擇,並附上姓名及聯絡電話,傳真至3150-8696。我們會在節目中抽出一位幸運朋友。美國銀行(亞洲)將會送出足金金猴一隻,作為紀念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