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支持港人求民主

美國支持港人求民主

《香港政策法報告》是按一九九二年《美國──香港政策法》及二○○二年一月的修正案而撰寫,今天已呈遞國會。今年的報告涵蓋○三年四月一日至○四年三月三十一日的情況。這是香港多重大事故的一年,包括最重要的七月一日五十萬人和平抗議,爭取較有效和代表性的政府,及反對新的國家安全法案。
最近,香港就憲制改革的步伐和範圍,包括北京決定解釋《基本法》有關香港普選的條文,出現了激烈而有時極之情緒化的公眾辯論。國際對香港成功運作「一國兩制」的信心,是建基於中央政府承諾准許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有空間去保障原有權利和自由。我們極度關注北京未有讓香港人充份表達意見前,就決定在這項重要議題釋法。
美國在香港的利益,部份源於我們在該處相當多的勢力:有超過五萬名美國公民在港生活和工作,有一千一百家美國公司在營運,我們有逾三百八十五億美元投資。過去多年,我們已成為香港第二大的貿易夥伴。從我們的角度,香港的成功、繁榮和穩定,一向有賴也將繼續依靠,北京差不多二十年前創立「一國兩制」讓香港回歸中國時所設想的自治。
一個全面自主、開放及依法治管治的社會,是維持香港安定繁榮的必要條件。美國因此強烈支持香港人追求民主、選舉改革和普選。重要的是,香港人獲准去決定憲制發展的步伐及範圍。
(美國國務院於四月二日公布報告後,副發言人埃雷利(AdamEreli)發表聲明)

自治
雖然中國設法決定香港政改的公眾辯論帶出了疑問:北京會否願意讓香港人及他們的政府,有份決定邁向直選的步伐及範圍;但香港繼續享有高度自治。
香港在二月就《基本法》訂明的未來民主化開始諮詢意見。政府官員承認,做決定時必須要考慮到北京的關注:會如何影響對於一國兩制和《基本法》、中央政府與特區的關係、香港各界的利益,以及香港的長期繁榮和安定。民主派批評政府沒有更加落力邁向《基本法》最終的普選目標。政壇各界人士都認為,需要更多時間去建立實行普選的合適條件。中國政府於三月二十六日宣布,全國人大常委會將於四月二至六日,解釋《基本法》附件一和二選舉行政長官和立法會的辦法。這是九七年以來,中國政府首次自行運用權力去釋法。

政治制度
過去一年,尤其是七月一日之後,很多人要求政府開始公眾討論改革程序,於○七年和○八年普選行政長官及立法會。政府最初回應,會在年底公布諮詢時間表。
行政長官董建華十二月往北京述職,國家主席胡錦濤表達中央政府對香港憲制改革的高度關注,反映《基本法》規定香港政制必須循序漸進和按實際情況而行。新華社發表了四位中國法律專家的意見,強調香港選舉安排必須由人大批准,又不能損害中國整體利益,並要維持香港社會安定和經濟發展。中國也批評美國政府呼籲香港邁向直選的聲明,指那是干預中國內政。
港府延遲公布憲制改革時間表,改為委任三人政制發展小組諮詢公眾。小組從北京會見中央政府返港後,香港的討論由愛國論主導,以及對政改步伐及範圍的含意。
……………………………………………………
摘譯自美國國務院的二○○四《香港政策法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