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譚暉報道】航機在飛行時可能出現的事故包羅萬有,民航處去年接獲本港航空公司提交的數百宗「強制性事故表報」中,最常見的事故除了機組人員發現乘客在機艙吸煙外,還包括駕駛艙的擋風玻璃爆裂和飛行途中引擎停頓。民航處表示,飛機各類事故時有發生,但絕大多數不會危及飛行安全,乘客碰上這類事故時,毋須動輒以為是「九霄驚魂」,最重要是扣好安全帶。
民航處適航標準總監曾煜本指出,在本港註冊的一百五十架飛機,飛行時若發生有可能影響飛機或乘客安全的事故,按法例必須向該處報告。該處每月會與航空公司、飛機生產商和維修公司開會,分析呈報個案。
他說,飛機駕駛艙擋風玻璃破裂頗常見,但玻璃由三至五層合成,爆裂的通常只是最表面一層;爆裂多數是因為表面先出現裂縫,引致水氣滲入,當飛機飛至逾萬呎高空後,水氣凝結成冰而令致表層進一步破裂,但內層結構並無損毀,無礙飛行安全。
至於飛機引擎停頓,他指肇事原因難一概而論,但飛機在設計時已考慮到這類突發情況。有四個引擎的珍寶客機,即使其中一個引擎停止運作,也可順利起飛;有兩個引擎的客機可以在兩個引擎也停止運作的情況下作緊急降落。
另外,民航處間中也接獲飛機爆胎報告,但受損輪胎多數只是表面磨損,不影響航機着陸;「飛機零件太多,唔會每一件零件都正常運作先批准飛機起飛;例如如果客機導航燈壞咗,但喺日間飛行,我哋都批准起飛。」
民航處高級適航主任文家齊則表示,客機着陸時,機師間或無法令客機降落而需要復飛,以再度嘗試降落。他說,乘客在遇到這類事件時往往很擔心航機着陸的安全,然而,機師選擇放棄降落而復飛,其實是更安全和負責任的決定,因為這反映當時環境例如跑道、天氣,未必適合安全着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