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分析員」再度成為熱門話題,今日不如跟讀者一談「分析員」。
一間證券行,若無任何「古怪」的業務,則其研究部通常被稱為CostCentre,即該部門不會有任何直接的收入,只會為公司帶來成本。因此,當經濟不景、股市不振的時候,研究部往往是最先被考慮裁員的部門,其次便是BackOffice的員工了,例如交收部之類,反而前線推廣及銷售部的朋友無太大威脅。筆者印象較深刻的,是早年某位年薪高達百多萬美元的分析員「綠先生」,當年曾因港股交投疏落,他亦一度回祖家牧羊。
此外,數周前筆者曾訪問某外資大行的分析員L君,閒談間講到一個事後很有趣,但事前一點也笑不出的遭遇。
話說L君早年在某歐資大行研究部工作,但隨97年金融風暴後,該大行的收入大為下降,於是便首先向研究部「開刀」,裁減分析員。當時其MD所採用的裁員方式頗特別,他先將其分析員所研究股份的總市值,以大小次序排列,將研究股份市值較小的十多名分析員裁掉。該MD所持的理由頗簡單,因為在經濟不景,股市不振的時候,市場普遍對大藍籌股較有興趣,因它們盈利穩定,股息較有保障,而市值較小的二三線股往往乏人問津,基於此道理,他便裁減那些專門研究股份市值較小的分析員,因為反正市場對他們的研究報告興趣不大,這些分析員便無存在價值。
事後,大家談起此事亦感到頗為有趣,因為單單研究1隻滙控(005)或中移動(941),其市值已「頂得順」十多隻二三線股,故此研究大藍籌股的分析員,在裁員時自然較為安全。自此之後,L君對大藍籌股較有興趣。
上周美股反覆上升,雖然有望令港股短期造好,但近期美國公布的經濟數據強勁,市場開始憂慮美國加息期逼近,故在近日美股的上升中,銀行股是逆市偏軟的股份,滙控(005)在美國的ADR亦受波及,亦隨美國一眾巨型銀行股偏軟。筆者雖然一向認為滙控在倫敦以英鎊交易編號HSBA的股份,對香港上市的滙控有較大啟示,但近期滙控的ADR交投突然大增。此外,其ADR才剛重上75美元心理關口,假若短期再度失守,則提防在香港上市的滙控亦受拖累。
在3月初,單是3月期指的未平倉合約已高達104000多張,但在踏入4月,上周4月期指的未平倉合約僅得87000多張,反映在4月份持有期指的量已在減少了。本欄早前已指出,期指未平倉合約數量除可預示後市方向外,亦可反映後市的交投會否暢旺。故此,假若未來數周,期指未平倉合約持續偏低,則4月港股可能將是較沉悶的一個月。
譚紹興
電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