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視野:葫蘆裡賣甚麼藥?

國際視野:葫蘆裡賣甚麼藥?

原來是個假訊號!包括歐洲央行行長特里謝在內的多位歐元區決策者,早前所發出對部份環節或整體經濟表示關注的言論,不無令人覺得歐洲央行上周四例會減息的機會高唱入雲,可是在萬眾期待的情況下,結果卻大失所望──歐洲央行眾理事經過一番激辯(筆者估計)後,還是決定維持短期利率在2厘不變。

放風聲但無行動
歐洲央行的決定惹來不少經濟學者和評論員大肆抨擊,指央行毋顧經濟在去年第4季開始已呈不繼的現象,縱使稍為放寬貨幣政策,也未必能起死回生,但可為市場注入一支強心針,反映歐洲央行重視經濟增長落後於其他兩大經濟體系而採取適當措施之餘,(減息)行動還可幫助企業減低成本和增加消費信心,何況通脹率也下降至目標範圍2%之下,何樂而不為?
事實上歐洲近期發表的經濟數據,明顯顯示經濟有倒退迹象,當中最大問題是投資和消費信心不足,如果消費及投資不前,出口又在強歐元影響下呈現萎縮,就算政府插上一手──為刺激經濟不惜違規將財赤預算訂定在「穩定及增長條約」上限3%之上,單靠這股力量,又何足以提高整體GDP增長,雖然減息象徵意義或大於實際效益,但買個保險又何嘗不是明智之舉?若見形勢有變,減了又不是不可加番轉頭,為面子不成理由,難道特里謝有先見之明,洞悉美國會因就業情況持續改善而提早加息,遂以不變應萬變?倘真具如此前瞻能力,一上場便應減息啦!換轉是格老,歐洲利率可能早已與美國看齊矣。不減息又拿不出理據,放風聲又變成「狼來了」,真「抵你謝」!
王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