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大市持續調整,12400有初步承接,12000支持力更強,短期大幅下跌機會不大,相信整體趨勢應是向好。
其實除了股票外,市場上亦有一些投資產品可留意,投資者既可捕捉股份上升機會,亦可賺取較穩定回報。最近不少發行商推出與股票掛鈎超級票據,其原理與息股證(ELI)相似,但細節上會有不同。息股證主要與一隻股票掛鈎,只可於到期日收取本金及利息,利息已是固定。超級票據則與一籃子股票掛鈎,而且定期派息,令投資者有穩定回報;不過,超級票據持有者能否於到期日取回本金或獲得更高回報,則視乎與超級票據掛鈎股票的表現。若於到期日股價低於已設定行使價,投資者則須以行使價(即初步價的90%,初步價為票據發行前數個交易日的平均價)把本金兌換相關股票,亦即須承接現貨。若於到期日股價高於初步價,除已有利息外,可獲額外回報。投資者於買入該票據時,除須考慮與票據掛鈎的股份前景,並要考慮一旦股價跌破行使價而須兌換相關股票的風險。
股份的波動性是另一考慮因素,因為即使股價趨勢向上,但於到期日仍有可能低於行使價,當然,股價高於初步價的機會亦存在。另外一點要注意的是,超級票據的發行商擁有中途贖回權利,雖然投資者仍可獲得贖回前穩定回報,但可持有票據年期則會縮短,總回報亦會降低。
投資者如認為短期內股價會大幅向好的話,則超級票據相對不吸引,因回報是既定息率。但如果短期大市表現牛皮,超級票據的好處是除了賺取利息外,即使投資者於到期日須接貨,價格亦會較現價低。因此,若投資者看好掛鈎股份、欲享有較高息率而又不介意承接現貨,該類票據會是買正股以外的另一選擇。
鄧聲興
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