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選後衍生的無止息的抗爭、紛擾中,台灣周日凌晨終於發生警民衝突,並流了「第一滴血」。但選後擾攘了半個月,才發生這次不算嚴重的衝突,台灣藍綠兩造過千萬對立的群眾,已表現得相當克制了。執掌台灣政權的民進黨和執掌台北市權力的國民黨,在容忍群眾示威抗爭和維護社會秩序這兩方面要取得平衡,拿揑的分寸極不容易。相比之下,香港上周五在政府總部前的警民衝突,不僅警方的清場行動並不必要,而且過度使用暴力,更侵犯了記者的採訪權,香港的文明程度似乎輸給台灣了。
台灣選後的紛爭,香港傳媒大多數在報道中帶一種輕蔑及嘲諷的氣味。中國官方說,「如果台灣局勢失控,造成社會動盪……我們將不會坐視」,似乎樂見「不會坐視」的情況出現。但比對中共對「六四」鎮壓的殘暴手段,中共哪有資格說這種「不會坐視」的話?再相比上周五香港警方在政府總部不適當地採取過度暴力的行動,香港又哪有嘲諷台灣的資格?我們不願見到台灣的民主出現頓挫,不願見到發生這樣令人痛心的紛爭,我們可以提出理性的分析及批評,但我們真的沒有資格予以譏諷。
香港影星成龍上月底在上海說台灣選舉是個「天大笑話」,「這個笑話是可以講上百年的」,還說,「統一以後,我們一定是世界最強的國家。」這些話,在上海自然得到台下觀眾喝采,也廣受大陸網民的好評。但在台灣,卻激起很大的反感。從反應來看,成龍說這樣的話只會造成兩岸民眾的更趨對立,也就是離「統一」之途更為遙遠。
台灣有輿論指出,儘管台灣的民主仍有種種不足之處,但中國大陸根本是民主政治的「未開發地區」,香港的民主則在中國的「一國兩制」之下苦苦掙扎。相比之下,中港的民主才是「天大的笑話」。
就以民主中的容忍度和對社會衝突的處理來說,台灣選後無論是贏了選舉的執政民進黨,還是輸了選舉的在野國民黨,都在群眾情緒失控的情形下,以包容、理性的態度讓群眾情緒冷靜下來。
以綠營來說,在選舉之夜知道結果後,沒有立即宣布勝選,想要先等對方承認失敗;當對方表示要作「選舉無效之訴」並發動群眾抗爭之後,綠營又馬上疏散競選總部前的群眾,而且也取消了所有慶祝勝選活動,以避免兩造群眾聚集釀成街頭衝突。
台灣大選可以非議的地方不少,但從選後兩股政治勢力的「相忍為國」的表現來看,他們顯然會從激烈競爭而導致的衝突中逐漸學會民主政治的包容。而香港,反而在自由法治的包容傳統中後退了。
……………………………………………………
更正:昨日本欄談及「第二個問題」的末段應為:「這就表明,人大常委的釋法範圍不包括特區自治範圍內的條款。至於涉及中央管理的國防、外交事務,或中央與特區關係的條款……應由香港終審法院請人大常委作解釋。」劃着的一句漏植,意思大異,合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