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棉樹是市區常見的行道樹,但多數只會零散栽種在路旁。在石崗軍營,數十棵參天木棉樹聳立路旁,襯托出軍人的英雄氣概,景象獨特。趁木棉樹的花正盛放,快來看看這夾道紅花。
記者:戴維浩 攝影:陳智良
Model:Aevin、Glory(StarAsia)
清明時節,大帽山被雲霧籠罩,山下的軍營閒人難進,整個石崗有如披上了一層神秘面紗。Aevin和Glory甫下車便看到車站對面草坪上鋪滿白色野菇:「簡直就似遍野白花一樣咁靚!」別誤會,它們只是一堆真菌,生存任務是分解一切生物界的廢物,將有機物質分解為植物可以吸收的無機營養。
一道之隔,景象全非,沿荃錦公路往上走,過胡列治路口,右轉入一處欄柵後的小道,夾道高樹開着紅花,洋溢一片春天氣息,Glory說:「呢啲咪就係木棉樹囉!」木棉原產印度,是本地常見喬木,不過像石崗軍營一列排開種滿木棉的地方,實屬少見。Aevin搶說:「歌都有得唱啦!木棉樹又叫英雄樹吖嘛!」對,在軍營種英雄樹,順理成章!不過為何把木棉樹叫作英雄樹?只因木棉樹永遠是樹林中長得最高的露頭樹,樹身筆直挺立,像英雄般正直剛毅,因此得名。
這位「英雄」對裝身打扮還特別有性格,一般開花植物是先長葉再開花,但木棉卻是先開花再長葉,這樣它才有充足養份來開花。不過花期只有一個月左右,要看還得趕快。
原來木棉樹全株都有實用價值,這位「英雄」不只有外表,還有內涵。
木棉花
有清熱祛濕之效,是五花茶材料之一;如配合米、扁豆、赤小豆、薏米等又可煮成祛濕粥。
樹皮
被廣東人喚作海桐皮入藥,可治風濕。
果實中的棉花
棉花質輕、纖維內貯滿空氣、脂肪,不易透水、所以被用作救生圈、救生衣、軍用浮橋的填充物。
木棉大道對出有一草坪,有鞦韆和滑梯,想必是昔日英軍子弟的遊玩地方,附近草地全都長滿了小白菊。除了白的,還有粉紅的花,「好似係粉紅色嘅洋紫荊喎!」Aevin得意洋洋地說:「錯了!這是粉紅色的宮粉羊蹄甲。」羊蹄甲與洋紫荊同是羊蹄甲屬的植物,由於外貌相似,常被混淆,唯一分別就是洋紫荊顏色較深,甚少長豆莢,是香港獨有植物。
軍營重地,不宜亂闖。我們便原路返大路(荃錦公路)向雷公田村走。步行15分鐘後來到甲龍古道終點對出一個小農場,園中有一牛棚,Glory問:「點解唔見晒啲牛牛嘅?」身後突然傳來答案:「啲牛早就搬晒屋啦!」原來是農場負責人黃經理。他說農場內的乳牛已在4至5年前北上,產出的鮮奶由大陸運回這裏加工,「大陸有畀錢我哋收牛屎,用來作燃料及肥料,咁樣可以慳番筆錢!」原來牛屎咁有用,重可以換錢㖭!
雷公田農場把牛奶加工,製成各種奶類製品,當中有雪糕、布甸、冷熱薑汁撞奶($10),全都美味嫩滑,吃過甜品,還可以買鮮奶回家做手信,全脂、低脂、脫脂任擇。不想自己拿回家?可以打電話訂,但太偏遠的地方不送貨,最好先打電話問清楚。
去程:荃灣地鐵站北大河道天橋乘51號巴士($7.6),至石崗下車。
回程:在石崗軍營乘51號巴士返回荃灣市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