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海爾中建(1169)已與青島海爾集團達成協議,斥11億元人民幣(10.34億元)收購後者的部份洗衣機生產業務;另行使認購權購入海爾集團所持的35.5%手機業務,從而全資持有相關業務,涉資4.686億元,兩項目共涉15億元。海爾中建將透過發行新股、可換股債券及現金支付,令海爾集團成為單一最大股東。海爾中建停牌1個月後明日復牌。
根據公布,海爾集團目前持有海爾中建29.94%,完成交易後其持股量將變為57.26%,海爾已申請清洗豁免,條件是海爾及中建電訊(138)在此交易上放棄投票,但若證監不給予豁免,收購將終止。同時,海爾中建將向港交所上市委員會申請,當作重新上市。
海爾中建收購的洗衣機生產業務的作價,是透過商討而訂出的,支付代價則包括40.26億新股,2.6億元可換股債券,以及5000萬元現金;新股作價及債券換股價同為0.18元,較停牌前作價折讓57%,但較截至去年6月底止每股資產淨值有262%溢價。若債券全數兌換,海爾集團的持股量則增至60.32%。
另一方面,海爾中建行使認購權,進一步收購手機生產業務的35.5%,因其本身已持有64.5%權益,故此手機業務將變成全資附屬,支付代價將為海爾中建新股;每股作價0.2元,較停牌前作價折讓52%,較去年6月底止每股資產淨值有302%溢價。
對於海爾中建的未來發展,海爾集團表明會視其為集團的白色家電旗艦,因此有意進一步向其注入本身的其他白色家電業務,包括冷氣機,雪櫃、冷櫃及前置式洗衣機(目前注入的洗衣機業務為傳統滾輪式及攪拌式),但有些白色家電業務現已是A股公司,並正進行重組,因此注入這些業務仍有待磋商,有需要時再公布。
海爾中建認為,收購有助強化集團的盈利能力及收入來源,但公布沒披露洗衣機業務及手機生產業務目前的盈利能力。交易完成後,海爾中建的公眾持股量為15.41%,低於25%的規定,但海爾集團擬維持海爾中建的上市地位,並致力符合公眾持股量的規定。海爾中建將易名為海爾電器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