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稅務局公布○三至○四年度薪俸稅評稅額達二百九十一億元,比上年度下跌近百分之六,十大打工皇帝的稅額也全面報跌,最多一位須繳交二千二百萬元薪俸稅,意味着這位打工天王在○二至○三年度爭得一億四千多萬元收入,只及上年度四成。不過,公司利得稅卻大幅上升兩成半,這些數字反映了一個殘酷的現實,就是做老闆的努力裁員、減薪下,取得了較佳的盈利,卻犧牲了員工的薪俸。 記者:蔡元貴、尹彥超
十大打工皇帝繳納稅款比前大幅下降,○三至○四年度有五人納稅一千四百萬元或以上,但上年度十位打工皇帝全都達此數或以上。○三至○四年度納稅最多的打工仔,繳付了二千二百萬元,比起○二至○三年度繳納五千六百萬的打工天王,少了六成。以薪俸稅標準稅率百分之十五推算,○三至○四年度打工天王的收入高達一億四千多萬元,根據公司年報,和黃董事總經理霍建寧可能就是全港最高薪打工天王。
稅務局拒絕評論十大打工皇帝收入暴跌的情況。畢馬威會計師事務所合夥人王尹巧儀指出,打工皇帝收入大不如前,未必與○二至○三年度的減薪潮有關,而是與股市有關。一位僱員不可能一年來取得過億元年薪,薪俸稅數以千萬元計的人士,收入來源主要是花紅及股票。○三至○四年度十大打工皇帝收入大跌,原因極可能是他們在○二至○三年度沒有行使認股權。
王尹巧儀解釋,很多僱員都會獲僱主配股,稅務局會把僱員從股票中賺取得來的收益計算在薪俸稅之內,但假如僱員認為股票市價不理想,沒有行使權利認購股票,稅務局就無從徵稅。
薪俸稅及利得稅反映了一個現象,在○二至○三年度,做老闆的利潤正向上走,打工仔的收入卻向下走。零三至零四年度薪俸稅評稅額為二百九十一億元,較上年度三百零八億元退減近百分之六;利得稅評稅額則為四百八十三億元,較上年度同期的三百八十五億元上升兩成半。
稅務局指出,本年度評稅額大跌,主要是因為去年七月薪俸稅的退稅安排,如果撇除了這方面的效應,今年和上年薪俸稅納稅人爭得的入息相若。
王尹巧儀則認為,去年每人三千元上限的退稅額不足以反映百分之六的薪俸稅稅款下跌幅度,「最主要原因就係減薪裁員,○二年公司瘦身嘅新聞此起彼落,就業市場整體工資收入自然會下跌。」
老闆減省了薪酬開支,令薪俸稅稅款下降,公司成功控制成本,得以賺取更多利潤,令利得稅稅款上升。德勤會計師事務所稅務合夥人關劍峰說:「我唔想用剝削呢個字眼,但係好多企業cut人工、cut人數都好犀利,一個人做個半人嘅嘢,你出去食飯都見到,啲餐廳人手根本唔夠。」
關劍峰並補充,除了裁員減薪等因素之外,利得稅由百分之十六增加至百分之十七點五,也是推高庫房利得稅稅款的重要原因,「雖然只係增加咗一點五個百分點,其實已經係調高咗接近一成稅率。」而王尹巧儀則認為,稅務局近年嚴查公司離岸收入申請個案,也是導致利得稅收增加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