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政府與會計界就成立獨立調查局經費問題的爭議可望解決。會計師公會會長路沛翹表示,該會計劃向從事上市公司核數工作的會計師行徵收額外費用,作為對調查局的出資部份,建議亦已獲4大會計師行同意。對於政府估計會計界每年須出資200萬至250萬元,他認為可以接受。
政府較早前表示,傾向成立針對上市公司核數師操守的獨立調查局,但會計界一直抗拒出資,認為會影響調查的獨立性。
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馬時亨昨日向立法會介紹調查局構思方案,將成立一個不超過10人的獨立董事局,監督並審核財務報表擬備水準的財務滙報檢討委員會;辦事處會招聘不多於10人,預計每年運作經費800萬至1000萬元,將由港府、證監會、港交所(388)及會計界4方平均承擔。另外,若接受調查者最終被裁定違規,當局可向其追討調查費用。較複雜的個案,當局不排除以合約形式將部份工作外判,例如法律顧問及核數意見。
會後路沛翹表示,有關方案已平衡調查局的獨立性,但重申會計師公會不會從一般收入中撥款出資,而只向有參與上市公司核數的會計師行徵費,估計共有39家,將按所從事規模多寡徵費。他認為調查局雖然只有10人,但相較現時參與公會調查工作者是業餘性質,該調查局將有全職人士工作,亦獲賦予調查及索取資料的權力,相信會更有效率。他會與政府繼續磋商,落實細節。
對於港府出資部份是來自公司註冊處的營運基金,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副秘書長盧古嘉利表示,可能考慮調高上市公司提交帳目的處理費作彌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