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力兒童與父關係密切

暴力兒童與父關係密切

【本報訊】親子間的關係與溝通,直接影響孩子是否傾向以暴力解決問題。和諧之家一項調查發現,曾親歷家庭暴力事件的受訪兒童中,一成傾向以暴力解決問題,其中三成「暴力兒童」坦言與家庭暴力事件的施虐者──父親關係親密,父親更從未向子女解釋家中發生暴力事件的原因。

曾目睹家中暴力
和諧之家於○二年四月至今年二月,以問卷形式成功訪問了一百五十六名年齡介乎五至十五歲、曾隨母親入住該會庇護中心的兒童。調查結果發現,八成半受訪者曾親身目睹家中出現身體虐待或精神虐待事件;一成受訪者更直言,與朋輩產生衝突時,會傾向以暴力解決問題。
調查又發現,傾向使用暴力解決問題的兒童普遍與父親關係密切。近三成使用暴力兒童稱,與父關係要好;相反八成半不使用暴力的兒童則與母關係比較好。
大部份的家庭暴力事件中,受虐的母親或施虐的父親,都未曾向子女解釋或提及事件的因由。
和諧之家總幹事王鳳儀說,父母逃避向子女解釋以暴力處理家庭問題,對子女成長後有深遠影響,「長大後,男仔以為可以打配偶,女仔又會以為被配偶打係理所當然。」
三年前因抵受不了丈夫精神虐待而離婚的阿娟,兩名兒子每憶起昔日她與丈夫爭拗的場面,都會十分驚恐。她自與夫仳離後,兒子正逐漸學習及重建面對問題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