衞福局建議:新水域捕魚 先驗雪卡毒<br>規管活魚入口條例七月完成

衞福局建議:新水域捕魚 先驗雪卡毒
規管活魚入口條例七月完成

【本報訊】鑑於現時沒有法例規管活魚入口,衞生福利及食物局指出,在三至四個月內(即七月或八月)會完成草擬規管活魚入口的修例,當局又會與業界商討短、中期措施,改善活魚入口前的化驗工作,確保魚穫無毒。
衞福局副秘書長陳育德昨日出席立法會食物安全及環境衞生特別事務委員會會議時,建議業界在新水域捕捉珊瑚魚前,先進行雪卡毒測試;而當局已開始檢討有關法例,以改善現有監管架構。
民主黨及民建聯的立法會議員則批評,政府呼籲市民減少進食較大珊瑚魚及避免食全魚宴等的指引不足,促政府訂出清晰的指引。

多宗中毒源自一供應商
至於香港海鮮業聯合會主席陳少華與食物環境衞生署官員開會後稱,多數「毒魚」是來自新捕魚海域,他建議漁民準備捕魚時,應先將數個樣本送到香港檢驗,若沒問題才開始在當地捕魚。
此外,食環署過去五日共收到十七宗雪卡毒中毒個案,十宗是同一供應商供應的珊瑚魚引致,與進食來自南太平洋的西星斑有關,食環署已在有關店舖收集樣本,並建議店舖負責人及供應商停止售賣有關魚類。有關供應商曾在入口活魚前,將少量活魚樣本送到本港化驗,結果顯示毒素水平甚低。

民建聯的黃容根(右)要求政府,就呼籲市民減少吃較大珊瑚魚訂出清晰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