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醫生紙 綜援被減<br>腎衰竭病漢愁醫藥費

缺醫生紙 綜援被減
腎衰竭病漢愁醫藥費

五十九歲的明叔,罹患末期腎衰竭,每天要在家洗腎三次,以去除體內毒素。自從失掉工作能力,現靠綜援金過活。近日,因醫生沒再簽發醫生紙,證實明叔的傷殘程度,致令其每月綜援金驟減一千多元,無力購買洗腎消毒用品及負擔腹膜透析液運輸費。蘋果日報慈善基金撥款助明叔解困。

「我試過糖尿上眼,做咗激光手術,𠵱家睇嘢依然矇查查,所以舊年當我知道自己有腎病,已經冇咩反應。」明叔語氣平靜地說,醫生指其腎功能衰竭,是由糖尿病引致。

被評百分百傷殘
明叔原任職保安員,去年初被驗出患上末期腎衰竭,無法繼續工作,靠領取綜援金過活。
明叔之前被醫生評估為百分之一百傷殘,故其綜援金標準金額較一般六十歲以下健全人士為高,惟最近前往醫院覆診時,醫生突然拒絕再簽發醫生紙證明其傷殘程度,令他的綜援標準金額由上月起,每月減少逾一千元。明叔對於自己無故由百分百傷殘,突然變回健全人士,感到萬分無奈。
「我𠵱家每日要喺屋企洗腎﹙腹膜透析﹚三次,好困身,個人精神同胃口都好差。我知呢個病冇得好番。」明叔無奈地向記者訴說。
社會福利署發言人表示,由於明叔缺乏醫生證明,故其綜援金由上月起由原本的二千七百元,減至一千六百零五元。發言人說,如明叔不滿有關安排,可向社署上訴。

需自付藥物開支
明叔使用的腹膜透析液﹙俗稱洗腎水﹚由醫院免費提供,但所需消毒用品、洗腎喉管及洗腎水運輸費,需自行負擔,每月平均數百元。如今突遭削減津貼,對他影響甚大。

基金撥款解困境
「我嗰啲係救命錢,唔係用嚟買奢侈品。我唔食飯都得,但唔洗腎就唔得。」明叔歎道。
明叔的個案由立法會劉千石議員辦事處轉介本報跟進。蘋果日報慈善基金撥款三千元,助他應付短期的洗腎醫療開支,減輕其負擔。 捐款編號:C1333

社工:醫生離譜
香港社區組織協會病人權益幹事彭鴻昌批評,事件中的醫生做法「離譜」。
彭鴻昌說:「我曾經聽過類似情況,通常病人每次覆診見嘅醫生都唔同,有啲醫生手鬆、有啲手緊,不過醫生冇理由將一個病人突然間由百分百傷殘,判番做健全人士。」
彭並稱,他不排除這種情況與政府近年削減福利開支有關。他建議病人向社署提出上訴,交由社署獨立醫生評估。

暖流熱線
電話:29908688
傳真:23702192
電郵:[email protected]
網址: http://www.charity.atnext.com

明叔在腹部開「造口」,連接喉管作洗腎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