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淵滄專欄:現有監管已足夠

曾淵滄專欄:現有監管已足夠

中國前總理朱鎔基在過去經常說:「中國最缺乏金融人才。」為了吸引人才,內地一些大學竟然付出比香港更高的薪金來香港挖角,今年城大就有兩位金融教授被挖角到內地去任教。
也因為中國金融人才的缺乏,好幾家中國國企、民企到美國上市之後,就中了地雷,或遭政府調查,或遭投資者集體訴訟……像上市不久的中國人壽(2628)、中芯國際(981)都碰上這些問題。當然,我們作為局外人,不可能完全明白其間的內情,但我相信香港的交易所及證監會,這兩個機構並沒有對上述公司進行調查,為甚麼到了美國會出問題?相信這是因為大家的遊戲規則不一樣,而中國的金融人才不夠,導致不少企業到美國上市後不適應那兒的遊戲規則,結果出了問題。
在美國,有一種香港不會出現的所謂「專體訴訟」,那是甚麼?那是一些律師游說一群在律師眼中屬於「受害人」的人,代表他們打官司追討賠償,打贏官司後,與這些「受害人」對分賠償金,這些賠償金可以是天文數字,打輸官司則分文不取。因為打官司不必錢,打贏有錢分,所以美國打官司的風氣比香港盛,我相信不少內地企業仍沒有足夠人才懂得美國的遊戲規則。
證監會就監管分析員利益衝突問題發出諮詢文件,我認為受影響最大的不是分析員而是傳媒,從此分析員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就不想在報章上寫文章,不想接受電視、電台的訪問,以免誤踩地雷。我認為,現有的法律已經足夠監管分析員的操行,最近的廣興國際(1131)事件,廉署不是到瑞銀拉人嗎?這說明了目前的防止貪污條例已足夠保護投資者,證監會這些當官的對權力的慾望愈來愈大,天天想增加自己的權力,監管這個人那個人。
曾淵滄 城市大學MBA課程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