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潮紙紮祭品年「燒」億元

新潮紙紮祭品年「燒」億元

「我們有,希望他們在下面都有!」這是一般人拜先人燒祭品時的心聲。為迎合這個需要,近年市面湧現了大量新潮紙紮祭品,衍生了一股購買新意欲。行內人估計,香港人燒這些新潮祭品,每年至少燒掉1億元。

廣同興由阿爺那代開始造香至今,經營祭品生意逾70年,第三代掌門人戴小姐(Zita)自小已在舖面幫手,見盡傳統香燭及紙金銀,直至最近5、6年,眼見市面不斷湧現幾可亂真的新式紙紮祭品,設計與造型維肖維妙,吸引不少客人,令本來只售賣傳統香燭的廣同興,也與時並進兼賣起來。

我們有下面就會有
「新產品的款式追得很貼,幾乎我們有甚麼,下面的人就有甚麼。」那究竟有甚麼呢?Zita興致勃勃地逐一介紹:「3G手機、平面電視機、手提電腦、性感內衣、麥當勞套餐、冬菇、魚翅、燕窩……」總之是林林總總,多不勝數!
Zita說,新潮祭品刺激了新的購買意欲,令他們的生意至少增加了三成。這些貨品特別吸引年輕一輩,他們覺得既特別,又有趣。雖然是買來拜祭逝世的親人,但見貨品賣相有趣,也買得比較開心。
售賣新潮祭品也分旺淡季。清明、盂蘭、重陽及新年都是旺季,一個清明節的生意額可高至12萬元,盂蘭更有13萬、重陽也有6萬元。清明節時,每戶人家至少花一百幾十元買新潮紙紮祭品燒給先人。Zita的兄長估計,每年香港人燒新潮祭品,至少燒掉1億元。

清明生意高達12萬
客人又喜歡每次買不同的東西來燒,最多人買衫;衫之中又以西裝最受歡迎,佔了九成。「以前好多人燒唐裝衫,但現代人都不穿唐裝,所以現在已很少人買唐裝衫來燒。」Zita說。
陽間穿的西裝一套動輒過千元,陰間呢?答案是20元一套。這類東西包括西裝,統統紙造,而且很薄料,貨品種類雖然繁多,製作過程卻大同小異,不外乎設計及印刷花紙,然後摺叠成形,所以,20元一套西裝是平是貴,實屬見仁見智。
紙紮祭品的工埸主要在內地及台灣。Zita說兩地貨品質素相若,但因大陸人工便宜,產品亦比台灣平,但顧客一般不理會祭品在哪裏製造,只看價錢;也有客人只考慮送甚麼東西給先人,不介意買貴一點。

摸清個別熟客需要
Zita掌舵的廣同興第三分店,設於秀茂坪街市,主要做街坊生意。Zita自言對客人有一定認識,哪一家人拜甚麼先人、買哪一類祭品,她都心中有數。
「譬如知道客人是燒給小孩的,就推介他們最新的孩子心頭好,例如麥當勞全餐。」然而,有時也會失手──最好笑是有次介紹新出的胸圍給一個客人,對方的反應是「佢以前都唔着呢啲嘢嘅!」

面對大堆薯條、漢堡包、糖果、汽水、燕窩、魚翅(圖)等堆成小山似的新潮紙紮祭品,戴氏姐弟笑言賣得分外開心。

面對大堆薯條、漢堡包(圖)、糖果、汽水、燕窩、魚翅等堆成小山似的新潮紙紮祭品,戴氏姐弟笑言賣得分外開心。

時代不同了,以前拜山只燒金銀,現在甚麼珠寶首飾都有。除西裝外,最暢銷的祭品是麻將、天九等。

時代不同了,以前拜山只燒金銀,現在甚麼珠寶首飾都有。除西裝外,最暢銷的祭品是麻將、天九等(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