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拉克戰爭結束十一個月來,血腥襲擊不絕,送命的不僅以美軍為首的聯軍士兵和伊拉克警察,還有外國官員、記者與商人這些「軟目標」,尤其是參加重建計劃的工程承包商。曾經險些遇襲的律師米爾斯形容:「這是在伊拉克做生意必然會遇到的事。」
一個多星期前,兩名芬蘭商人在巴格達被狙擊手射殺;三天前,獲聘保護美國通用電氣公司工程師的兩名加拿大和英國人護衞員,在摩蘇爾被武裝分子擊斃。以工程承包商為目標的襲擊數以百計,至今死傷數十人。
正如在伊有業務的Amira集團副總裁法迪指出:「人人都擔心安全問題,仍有許多人想冒這個險,不過真的很可怕。」
前數月,逾萬名在伊的承包商職員集中居於一些有美軍保護的地區,但隨着人數漸多,住處亦漸分散。當局奉勸他們的大本營須有重型武裝保護,最好距馬路十五米及建有多重保護牆,以防炸彈襲擊,並派護衞員日夜看守,還要配備良好通訊系統以便求救。
但即使保安嚴密,承包商員工出外或落單時仍可能中伏。一家要求匿名的公司坦承,曾有員工午膳時上洗手間途中被狙擊手射中。出外時乘坐的多用途大型車雖適合在伊行走,卻極易成為襲擊目標。
有承包商乾脆「融入社會」,出外不帶保鑣,駕駛普通而殘舊的汽車,穿一般伊拉克人的便服,甚至像他們那樣蓄滿臉鬍子,女性則披上當地婦女常戴的頭巾,盡量避免引人注意。當局還建議戴護目鏡上街,以防路邊炸彈炸毀車子,被擋風玻璃碎片擊中傷及眼睛。
另一方面,儘管駐伊美軍日夜面對危險,原來在軍營卻有「星級」享受。除了打籃球、免費上網、聽着音樂健身等休閒活動,還可享用地道的卡普契諾咖啡,吃到各地美食,以及從加州空運而至的新鮮士多啤梨。
美國《新聞哨兵報》/《中國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