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叔理財:分拆電訊業務和黃股價利好

陸叔理財:分拆電訊業務和黃股價利好

和黃(013)將環球8個發展中的地區電訊業務重組,並計劃將之注入新成立的HTIL,在本地主板上市。此消息一出,和黃股價在周二跟隨大市反彈報捷;相反,一直被視為有機會成為和黃電訊業旗艦的中聯系統(757)(即將易名為和記環球電訊),卻因失去日後獲注資概念而應聲急挫。投資者應該怎麼分析三者日後的前景,以及部署未來的投資策略呢?
對和黃而言,今次分拆業務是利多於弊。首先,目前和黃旗下的3G業務虧損高達183億元,管理層已表示下一財政年度3G業務的虧損會更大,將會拖累和黃未來盈利。另外,和黃最賺錢的港口業務,被電訊業務的負面消息所蓋過,所以今次藉分拆電訊業務,順道將3G這個包袱除去,不單令和黃帳目變得好看,而且可重新凸顯其港口業務的盈利貢獻。
今次分拆計劃中,和黃仍然保留澳洲及西歐電訊業務,除了因為西歐業務本身價值很大,分拆入新公司不足以充份反映其價值外,最重要的是日後和黃可獨立分拆西歐電訊業務上市,或重施「賣橙」故技,以增加和黃的特殊盈利貢獻。由此可見,和黃這次重組安排正式落實後,對日後股價更為有利。因此,我仍然維持上周在本欄的建議──和黃在55元水平可作長線吸納。
至於新成立的HTIL,無形中變相成為和黃的電訊業務旗艦,相信上市時必有其賣點。我所指的「賣點」,並非電訊業務上的發展,或其有資產估值約300億元,因為3G業務去年虧損已達183億元,而估計今年有機會突破200億元,但其2G電訊業務的除利息及稅前盈利約11.95億元(根據早前長和系的業績公布),若從盈利角度而言,新公司未必吸引。

中聯難寄厚望
然而,以和黃高超的財技,適當時候可能會分拆不同地區業務上市,又或是將手上的電訊業務注入其中。這種注資及「分拆」概念,相信日後會成為推動新公司股價向上的誘因。不過,若從基本因素而論,暫時我們未有HTIL的財務數據,因此不能作詳細分析。
當然,在今次和黃業務重組安排下,相信損失最大者,非中聯系統(757)莫屬。第一,中聯現時股價較早前配股價0.9元已調整差不多一半,加上今後再沒有注入和黃流動通訊業務的概念,根本吸引不到「炒概念」的熱錢流入,股價日後表現難再樂觀;第二,中聯日後只會是本地固網電訊業務旗艦。目前本地固網市場發展空間有限,盈利前景並不樂觀,即使是投資本地固網通訊市場股份,它亦未必是首選,因為投資者寧願選擇多元化的電訊業務公司。再加上中聯日後或會收歸HTIL旗下,所以HTIL日後的吸引力,一定比中聯為大。
陳永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