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保「最低價」承諾 外判物流業務<br>屈臣氏遣散分發中心百多員工

為保「最低價」承諾 外判物流業務
屈臣氏遣散分發中心百多員工

【本報訊】個人護理連鎖店集團屈臣氏,為維持對客戶「最低價」的承諾,計劃將旗下元朗分發中心的物流業務外判,因此要在今年七月前遣散一百多名員工。屈臣氏強調,已跟外判公司協議由對方繼續聘用該批員工,惟他們日後的薪酬和待遇要待接受新公司面試後,才能逐一釐定,未必與現時一樣。屈臣氏發言人接受查詢時解釋,元朗分發中心在九二年成立,當時公司只有六十家分店,現已擴展至超過一百五十家分店,物流程序也起了重大的變化;為使公司能維持對客戶「最低價」的承諾,因此決定於今年七月一日終止元朗分發中心的運作,將物流業務外判予利和物流(香港)有限公司。

高於規定補償
至於中心的一百零七名員工,屈臣氏表示會以高於《僱傭條例》的規定補償,按年資發放額外賞金,每人可得金額由半個月至三個月薪金不等。同時,為確保他們能即時繼續工作,屈臣氏已跟利和協議,由對方為所有現職員工提供工作機會,稍後新公司將安排員工面試。
不過,對於員工轉工後的薪酬待遇,屈臣氏表示要視乎利和物流的公司架構。利和物流也表示,現時職位詳情並未落實,但將根據公司本身的需要、職系架構及薪酬等作出安排。
另外,恆信(Hanson)混凝土公司的五十多名生產部員工因遣散費補償問題,昨晨與資方談判破裂後,前往公司屬下位於元朗及青衣的廠房抗議,並堵塞廠房的出口。勞方代表表示,前日十名工人包括一名談判代表,進行十五分鐘的象徵式工業行動後即時被資方解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