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我們實在不知道陳(水扁)總統心裏想的是甚麼。」美國國務院對台灣局勢的最新評論,聽在陳水扁耳裏,恐怕是又喜又驚。喜的是,美國終於稱他為「陳總統」而不是「陳先生」;驚的是,美國政府再不會信任他,美台關係的重要基礎已被他嚴重破壞。 中國組
陳水扁三日前接受《華盛頓郵報》訪問時表示,未來兩年將制訂新憲法,推動台灣成為主權獨立的國家。美國國務院發言人包潤石昨日在記者會上,被問及美國對此報道的回應時表示,傳媒的描述與美國政府自己所看到的也許有所不同,「我們實在不知道(憲政改革)細節是甚麼,以及陳總統心裏想的是甚麼。」
包潤石強調,美國的基本政策就是保持台海和平與穩定,反對任何片面改變現狀的步驟。他並逐一念出陳水扁在二○○○年就職演說中的「四不」,包括不會宣布獨立、不更改台灣政府的名稱(不更改國號)、不讓「兩國論」入憲、也不推動改變現狀的統獨公投。包潤石說:「我們感謝(陳水扁)那些誓言,以及隨後相關的再度保證。我們仍然對此嚴肅看待。」
在被追問美國如何看待陳水扁有意制訂新憲法時,包潤石再次表示,美國不清楚陳水扁的計劃究竟是甚麼,但美國的政策並沒有改變,「我在這裏表達的是我們的立場,不是評論或向你分析某個人已經改變立場或者說了不同的話。」
包潤石在記者會上的回答,是美國官方在台灣大選後首次稱陳水扁為「總統」。台灣總統選舉的結果在三月二十日已揭曉,陳水扁以不足三萬票險勝連戰。美國翌日只祝賀台灣人民完成大選,並未對陳水扁獲勝祝賀。至上周五,台灣中選會宣布陳水扁勝選後,白宮也只由新聞秘書發表祝賀陳水扁勝選的聲明,並且只稱「陳先生」而非「陳總統」。
不過,美國國會則力撐陳水扁。眾議院多數黨領袖狄萊,昨日表示歡迎陳水扁總統訪問華府,並表示制訂另一部憲法是台灣人民的自由,美國不應置喙。前參議員、阿拉斯加州州長穆考斯基和參議員洛克菲勒等,則表示將到台灣參加陳水扁就職典禮。
在台北,陳水扁選前曾宣示要在五二○就職前與大陸互派代表,這一計劃能否實現也受到質疑。陸委會企劃處處長詹志宏昨日回應,現在台灣有此意願,但要衡量時機是否恰當,且雙方皆有促成的想法與共識,關鍵在於大陸。
至於商界關注的兩岸「三通」問題,詹志宏也間接否定。他稱,不管哪個政黨執政,「三通」還是要經過一樣制度化的程序。他並為陳水扁未能兌現競選承諾作出解釋。他說,選後的大陸政策,由於政策有延續性,必須忽略政黨競爭的語言,其實變化不大,任何執政者都必須面對主客觀的便利性與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