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大控股(165)轉虧為盈,股價於低位趁勢反彈,但仍處於弱勢,加以基本條件仍待改善,表現只是一般。
光控去年盈利2.23億元,每股盈利14.3仙,中期息已派1仙,末期息將派3.3仙,全年股息共4.3仙,上年虧損9.93億元,無股息分派。
去年為港基國際(636)股權20%作出撥備1.19億元,並已決定接受收購,每股3.68元,將套現8.62億元。
光控於香港經營證券業務,投資於港基,於內地投資於光大銀行及光大證券,對集團的貢獻,分別為盈利1.85億元、2800萬元、2.1億元及虧損8000萬元。
香港證券業務,去年曾保薦紫金(2899)上市,亦承銷多家新股上市,經營證券經紀及融資,更重要的是作長短線的證券買賣,去年已實現及未實現的證券收益約1.85億元,相當於香港區的全部盈利,即其他證券業務所得,剛好抵銷開支。
光大銀行去年淨利息收入增加31%,而呆壞帳撥備則由86億元降至28億元人民幣,因而轉虧為盈,光控應佔盈利2.1億港元。
光大證券去年業務平平,加以資產管理虧損1.49億元人民幣,及為客戶業務訴訟撥備1.4億元人民幣,因而持續虧損,光證去年引入新股東注資,光控所佔股權由49%降至45.46%。
香港的證券投資,以中移動(941)為主,未有詳細透露買賣情況,估計仍持4000萬股左右。
光控佔21.39%的光銀,雖然已轉虧為盈,不良貸款比率仍高達9.3%,有待進一步改善,估計中的資本充足比率只是5%水平,也需要集資才能改善,因此,儘管已傳光銀申請上市多時,至今仍未落實,不良貸款比率及資本充足比率,是需要時間安排改善,光銀的上市是光控最主要的概念,相信短期內難以實現。
光證的可能發展,看內地市場而定,相信市道蓬勃即可獲利。至於所持的中移動股份,因股價已較高位大跌,市值在9億元以下,或有的變動,影響已非太大。
未來的發展,光銀可能集資,光控可以應付,但拖延上市,則使光控的概念未能發揮,現價4.1元,PE28.6倍,息率1厘,P/B1.35倍,在光銀情況不明朗下,仍嫌偏高,只宜適當時候炒賣,但短期仍將受壓。
齊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