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指結算日終於有一個較像樣的反彈,以陰謀論推敲,估計尚有向上的空間。期指結算,只是局限香港的事情,但3月31日這個特別日子,好像在國際金融市場中,扭曲了資金流向。
3月31日不是一般的季度結,而是日本的財政年結,日圓日股一同逞強,另外一點也十分明顯,是美國債券出現頗大的跌幅。嚴格而言,最近日本美國經濟數據算是有些啟示,但不妨記存,看看踏入4月後,金融市場的走勢會否回復較為正路。
港股在這段時間內是一直處於捱打的狀態,不知與資金在亞洲市場中調配有否關係。策略方面,應該偏向造好,希望立論正確,至少短線有些斬獲。選股方面,二三線風聲鶴唳,不妨從大入手,筆者近期也改變策略,加上運道太差,已不敢再作推介。
亞洲鋁業(930)公布業績後大跌,又一隻加入洗倉大行動。亞鋁雖然屬於過往愛股,但和保昌(562)一樣,因為認為前景存在不明朗因素,所以避過劫數。不過這些股份的表現,再一次引證二三線以往形成熱潮,引入大批機構投者以後,令股價反而波動得更厲害。
機構投資者管理人家的金錢,撤退時更加狠心,不似散戶欠缺紀律,甚多二三線因此風險仍高。筆者原本以為可以用現金流以至股息率作為防守性理據,但羊群行動性太勁,所以現在選股應十分嚴謹。要熱潮再起,一定需要頗長日子,目前應該進一步收窄投資的範圍,並且至少有長線持有的準備。避過了兩劫,卻仍難逃一批蟹貨的命運,但低位不代表完全被動,通常都是調整組合的時機。
二三線災情嚴重,其實提供了一個預警,假若國企股同樣崩堤,或者出現幾個中國民航信息(696)的例子,殺傷力會更加勁,香港市道將更加淡靜。被動地靜觀其變並非辦法,現在是時候細心思考中資股的營運狀況及前景,細心考慮到底仍是機會抑或會有大劫數,趁市況淡靜,要慎重思考這個投資的大前提。
筆者認識的大部份投資者,都是偏向懶惰,思考實在太沉重,無可否認,運氣亦十分重要,但投資不易才是理所當然,是時候居安思危做些功課。
黃國英
電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