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在溫哥華舉行的嬰兒產品展覽會,規模雖不算大,但內容也算包羅萬有。據主辦單位表示,這次展覽會的參展商都是本地公司,一共有72家公司參與,主要針對普羅消費一群,都是一家大小前來參觀,當中不乏準媽媽及準爸爸,前來為即將誕生的孩子準備所需衣物及用品。
雖說展覽會規模不大,但內容已是包羅萬有。展覽會沒有太花巧的布置裝飾,可想而知無論是參展的還是進場者,都十分知道此行的目的──購物。場館氣氛依然熱熱鬧鬧,還間歇傳來一陣陣的小孩哭鬧聲。
展出的商品主要以嬰兒的一般食品用品為主,例如奶粉、嬰兒食品、嬰兒及兒童用的潔膚清潔用品,都是大路常見的產品種類,但就有不少新產品,就如專為嬰兒而設的小食就有許多選擇,不過都是健康食品的路線,成份都是高纖維的穀物,配合精美的包裝,連大人也被吸引到。
食品用品之外,少不了嬰兒藥物,生產商考慮到兒童不喜歡吃藥,過去已經在藥水中加入果汁味道。是次展覽上更有一種治療兒童腹瀉的藥水,生產商將藥水製成果汁雪條的形狀,小朋友吃藥就像吃雪條,一定不會吃得苦口苦面。
此外,有攤位推介先進的教育模式,聲稱小孩子可以得到全面身心發展,啟發智慧和創意之餘,學業也會跟得上傳統學校教育。這種名為「和道夫教育」(WaldorfEducation)的學校,每年學費就要7000多加元,折合港幣約4萬多元,可見要接受這種新一代教育,也不是一般人家可以負擔。
另外一個攤位推廣的生意就非常有心思,就是將BB的手仔腳仔用補牙的牙模物料倒模,做成立體的手仔腳仔,鑲嵌在大理石面,上面可以寫上名字、出生日期或受洗日期等值得紀念的資料,對父母來說,可以保留這個記憶,絕對有心思。
最令記者感興趣的,是一個教導父母學習手語跟嬰兒溝通的攤位。這個嬰兒手語學習計劃是由研究早期兒童發展的美國人JosephGarcia開發出來,他是在探訪一名失聰朋友時,看見他跟只有10個月大的嬰兒溝通得非常好,而得到啟發,研究出這套專門訓練成年人與嬰兒溝通的手語。
他的研究發現,嬰兒在8個月大、甚至只有半周歲大時,就有能力學懂模仿手勢,透過這套溝通方法,BB心裏想要甚麼,父母都會知道,同樣,只要父母一個手勢,BB也就心裏明白。最重要的是,這套手語不會影響嬰兒學習語言的發展,相反更有助他們學習語言的能力。
記者:秦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