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水雪條嬰兒手語<br>溫哥華嬰兒產品展從基本用品到學習教材

藥水雪條嬰兒手語
溫哥華嬰兒產品展從基本用品到學習教材

首次在溫哥華舉行的嬰兒產品展覽會,規模雖不算大,但內容也算包羅萬有。據主辦單位表示,這次展覽會的參展商都是本地公司,一共有72家公司參與,主要針對普羅消費一群,都是一家大小前來參觀,當中不乏準媽媽及準爸爸,前來為即將誕生的孩子準備所需衣物及用品。

雖說展覽會規模不大,但內容已是包羅萬有。展覽會沒有太花巧的布置裝飾,可想而知無論是參展的還是進場者,都十分知道此行的目的──購物。場館氣氛依然熱熱鬧鬧,還間歇傳來一陣陣的小孩哭鬧聲。
展出的商品主要以嬰兒的一般食品用品為主,例如奶粉、嬰兒食品、嬰兒及兒童用的潔膚清潔用品,都是大路常見的產品種類,但就有不少新產品,就如專為嬰兒而設的小食就有許多選擇,不過都是健康食品的路線,成份都是高纖維的穀物,配合精美的包裝,連大人也被吸引到。

手仔腳仔模型
食品用品之外,少不了嬰兒藥物,生產商考慮到兒童不喜歡吃藥,過去已經在藥水中加入果汁味道。是次展覽上更有一種治療兒童腹瀉的藥水,生產商將藥水製成果汁雪條的形狀,小朋友吃藥就像吃雪條,一定不會吃得苦口苦面。
此外,有攤位推介先進的教育模式,聲稱小孩子可以得到全面身心發展,啟發智慧和創意之餘,學業也會跟得上傳統學校教育。這種名為「和道夫教育」(WaldorfEducation)的學校,每年學費就要7000多加元,折合港幣約4萬多元,可見要接受這種新一代教育,也不是一般人家可以負擔。
另外一個攤位推廣的生意就非常有心思,就是將BB的手仔腳仔用補牙的牙模物料倒模,做成立體的手仔腳仔,鑲嵌在大理石面,上面可以寫上名字、出生日期或受洗日期等值得紀念的資料,對父母來說,可以保留這個記憶,絕對有心思。

跟半歲兒溝通
最令記者感興趣的,是一個教導父母學習手語跟嬰兒溝通的攤位。這個嬰兒手語學習計劃是由研究早期兒童發展的美國人JosephGarcia開發出來,他是在探訪一名失聰朋友時,看見他跟只有10個月大的嬰兒溝通得非常好,而得到啟發,研究出這套專門訓練成年人與嬰兒溝通的手語。
他的研究發現,嬰兒在8個月大、甚至只有半周歲大時,就有能力學懂模仿手勢,透過這套溝通方法,BB心裏想要甚麼,父母都會知道,同樣,只要父母一個手勢,BB也就心裏明白。最重要的是,這套手語不會影響嬰兒學習語言的發展,相反更有助他們學習語言的能力。
記者:秦華

這隻小手是圖中小妹妹在展覽會上即做的手仔模型,她才2個半月大。

為嬰兒做一個手仔腳仔模型,是兒童成長階段一份甚珍貴的紀念品。

大家一定猜不到這是甚麼,它是兒童用的染髮劑,除了多種顏色外,強調的是不會對兒童的皮膚造成刺激。

健康展覽最大部份的展品,自然是林林總總的健康食品。

健康食品的生產商都知道,好的產品還得靠包裝,看見這些包裝美觀的健康小食,誰又能抗拒?

展場內有介紹按摩的攤位,更提供即場按摩服務,一眾行倦了的人士大可在此歇一歇。

由美國人JosephGarcia開發的嬰兒手語學習計劃,每套附有光碟及書本,教導家長如何利用手勢跟半周歲的嬰兒溝通。

銷售嬰兒手語學習計劃的展商表示,這套溝通方法並不會妨礙嬰兒的語言發展,相反有助提升他們的語言能力。

在加拿大汽車是生活必需品,這是給父母貼在汽車玻璃上的提醒標貼,讓其他駕駛者知道車內有小孩子。

不是打正健康食品的旗幟就會受歡迎,故現場不少展商設有即席烹調示範,讓人知道健康食品也可以十分滋味。

溫哥華嬰兒用品展首次在溫哥華舉行,主辦單位說反應理想,或會每年辦一次,而且規模會更大。

以薯仔做成的飲品Tayo,據說比豆漿更健康,一杯只有60卡路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