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一日石澗巡禮,今日離開新界,去離島,帶大家暢遊「2004年香港最美麗河溪選舉暨河溪攝影比賽」候選石澗之一嘅大嶼山凌風石澗,石澗水流稍弱,但中段嘅翠月潭勁富詩情畫意,一樣有拍攝靚位。
記者:陳震霖
攝影:梁細權(部份相片由香港郊野活動聯會MahlerKa提供)
模特兒:Ricky(StarAsia)
1連環小瀑
翠月潭潭頂有連環小瀑,級級落,勁有層次感,凌風石澗必影靚位。
2平靜潭面
潭如其名,一片翠綠,形如一鉤彎月,微弱流水泛着漣漪,另一必影靚位。
3潭頂
登潭頂不難,踏足其上,背景山巒綠草,前景亂石四布,中央一片碧綠,構圖亦好。
大澳道靈隱寺落車,見「大嶼山郊野公園」指示路標,附近有小路入澗,路口好隱蔽,認住所在有個消防喉,唔好行錯路。行10分鐘,開始聽到潺潺流水聲,抬頭一望,見右手面大石壁好整齊咁刻咗副對聯,可惜顏色脫落,10隻刻字模糊,旁另有4字寫「佛語心中」,估計係句佛偈,嶼西有靈隱寺、西來意苑、觀音廟、龍岩寺等等佛道寺廟,石壁出現佛偈一啲唔出奇。過石刻繼續行,好快就行到凌風石澗澗尾。
澗尾流水已經非常清澈,連水底有幾多塊石頭睇得一清二楚,望着自己喺水裏面嘅倒影,Ricky二話不說,用清水洗面醒醒神,感覺係:「涼浸浸,好爽!」
爽還爽,不過涉澗都要注意安全,點解咁講呢?涉澗同普通行山遠足係兩回事,第一,澗石非常濕滑,好容易差錯腳拗柴,第二,涉澗根本無明顯嘅「澗路」,有時要攀石,有時要穿越雜草叢林,步步為營唔在講,重要捉緊旁邊樹木而行,記住捉緊較實淨嘅樹根部份,唔好靠脆弱樹枝借力。出發前自備行山杖,行頭嘅負責開路,帶定鉗清除雜草,咁樣就大大減低涉澗嘅危險性。
𠵱家重係旱季,石澗流水主要係霧水,水流唔多。逆流而上,起初個半小時路程,大家會經過2個水潭,每個水潭之後都有小石壩,防止雨季山洪暴發。過小石壩,再攀10分鐘,就嚟到凌風石澗最美麗嘅一段──翠月潭。
可能因為湖水清澈,夠翠綠,加上水潭外形又似一輪彎月,所以就俾本地旅遊界稱為翠月潭,潭面積唔算大,但潭上小瀑布極富層次感,流水緩緩逐級而落,氣勢唔算磅礡,但春霧圍鎖,空氣瀰漫泥土氣息,好一幅意境盎然的春郊山水畫。此時此刻,大家唔好吝嗇,拎起相機就拍啦。
睇完凌風石澗,唔好咁快走住,攀過左手面刺激萬分嘅20米高碎石坡,就會到達引水道,再經路標指示前往龍仔悟園。𠵱家係初春,暢遊悟園係時候,園內山茶盛放,加埋曲折多姿嘅九曲橋、古色古香嘅湖心亭,全部都係如詩如畫嘅美景,影埋相至落山,保證唔會嘥菲林。影完靚相,經山路下落大澳,旅程正式結束。
交通
去程:東涌市中心乘11號巴士($11.9)入大澳,大澳道靈隱寺站下車,抄小路入澗。
回程:大澳乘11號巴士,返回東涌市中心。
拍攝小貼士
1.翠月潭連環小瀑由上而下,建議採用「直度」構圖加低處仰攝,可以加強流水逐級落嘅順流效果。
2.白天拍攝,兼翠月潭無遮無掩,用ISO1000感光度菲林即可。
3.必備超廣角鏡,以備退路不足都可以嚟個全景拍攝。
4.想瀑布睇落洶湧澎湃,快門速度宜調校至1/500至1/1000秒;若用1至3秒慢快門,剛強流水就會顯得輕柔飄逸,好似一片輕紗。
其他候選石澗
香港九大石澗之一,土名「企屻坑」,位於大東山雙東坳,流入東涌海,景點有上書「臥龍長嘯」嘅四字大石、40呎高黃龍主瀑、水清冰涼嘅黃龍潭。
交通:東涌地鐵站A出口出順東路,經消防局上天橋直往赤鱲角村,再經小路入堤壩直達。
位於大嶼山靈會山峽谷之下,流入二澳灣,鄰近萬丈布,沿澗直落,可觀賞鼻涕瀑、萬丈飛流等奇景。全程山路曲折,下望萬丈深崖,只適合有豐富遠足經驗者行走。
交通:東涌乘11號巴士($11.9)入大澳,沿牙鷹角入二澳村,跟指示向左入叢林即見石澗。
2004年香港最美麗河溪選舉
暨河溪攝影比賽
投票日期:2004年5月至8月
投票方法:登入
攝影比賽:以全港400多條溪流為題材,網上有資料提供遞交作品的截止日期及方法。
查詢電話:273924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