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十五年來,這裏總是瀰漫着一股「不敢回憶,未能忘記」的哀愁;在「六四」十五周年的當兒,位於中環蘭桂坊的六四吧(Club64)正面臨結業命運。熬過了金融風暴,捱過了世紀瘟疫,卻敵不過準業主加租的困局,股東之一的馬麗華和顧客們都說:「好唔捨得!」 記者:蔡元貴
蘭桂坊老業主盧先生最近把六四吧舖位放盤,準業主將於五月接手,馬麗華很擔心新業主會加租,並已做好結業的心理準備,「𠵱家重未決定,業主二千幾萬賣走間舖,新業主要收幾多租先冚到條數?我計過條數,好大可能要加租。」六四吧現時月租五萬三千元,對於這家小本經營的清吧來說,是勉強可以應付。
「呢度啲客,一半local(本地),一半老外;我哋唔准猜枚,唔迫人飲酒,清吧一間。客人不同類型都有,有不同性傾向,不同政治取向……」馬麗華說,這裏是蘭桂坊獨一無二的。六四吧於一九九○年開業,當時的香港人,「六四」傷痕還很深,股東想起Beatles的《WhenIamsixty-four》,大家合資六十四萬元,於是就把酒吧取名「六四」。
六四吧的股東由當初的十二人減至目前僅餘五人,馬麗華於一九九一年加入,經營初年,酒吧處於虧蝕狀態,她說:「朋友話唔想來,來到會唔舒服,飲飲吓酒又想起六四;六四死咗咁多人,面對一個滿手血腥嘅政權,香港又就來回歸……」
準業主身份神秘,馬麗華仍在四處打探他是誰。雖說經濟復甦,但蘭桂坊的酒吧經營狀況並非如日方中。馬麗華稱,近年失業率上升造就了大量創業人士,蘭桂坊也因而滋長了很多小酒吧,競爭非常激烈,「我哋被迫要減人工,生意好就加番。」
蘭桂坊餐飲集團執行董事文志成說:「呢度係咁,日日都有人開新舖,日日都有人執笠。」馬麗華對六四吧的感情卻超越了一盤生意的想法,「好唔捨得,六四吧係一種印記……六四應該要平反,而我亦相信始終有咁嘅一日。」